近年來,我國綠色產業不斷普及發展。發展壯大綠色環保產業,構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創新能力強的綠色環保產業體系,也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為了解綠色農業發展現狀,深究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曲阜師范大學益農長青調研隊于12月28日前往壽光“蔬菜小鎮”進行實地調研,注重考察實地狀況,以了解綠色產品生產模式,探尋農業生產先進技術。
走進蔬菜基地,了解綠色生產
12月28日上午,實踐隊員們抵達壽光蔬菜小鎮,參觀壽光蔬菜小鎮綠色高效的生產模式。在負責人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隨著參觀的逐步開展對蔬菜小鎮的功能分區有了初步認識,其主要包括設施蔬菜品種展示區、國際先進種植模式種植區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生物肥等功能區。
隨后,隊員們采訪了壽光蔬菜小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他介紹到:“中國(壽光)蔬菜小鎮項目按照‘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總體目標,遵循‘龍頭企業主體流轉土地建園區,依托園區建合作社,社員聯產計酬搞種植,六統一抓標準化管理,優質優價統一品牌做銷售’的思路。通過企業與合作社、社員等通力合作,在標準智能化管理體系下,運用智能化管理技術,實現綠色有機長效生產”。
情系三江,魂牽四海,激情跨域,引領未來可謂是壽光蔬菜小鎮發展理念與精神的真實寫照。此次生動的專業講解,使調研隊的隊員們對綠色發展需依托先進技術,實現長效生產,才能利于人民這一點深有體會。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蔬菜基地內情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邱明霞 供圖
傾聽實干家心聲,探尋綠色發展之路
為了更加真實的了解當地綠色農業發展現狀,實踐隊員們前往當地著名的三元朱村走訪調查。隊員們聯系到了當地專家,專家向實踐隊員們展示了近幾年壽光綠色生產發展進步的真實數據,以壽光有名的富裕村——三元朱村為例。三元朱村結合高新技術,建設農業高科技示范園,采用智能溫濕度控制系統,電子屏幕實時顯示大棚內數據,多種常用農業操作完成機智能械化,使用按鈕即可啟動機械完成開閉通風、增溫等工作,使用先進水肥一體化機器及滴灌設備,機器混合水肥減少浪費精確施肥量。主要種植黃瓜和苦瓜,已連村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15000畝。
此外,負責人還向實踐隊員介紹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其不僅制作簡單,價格相對低廉還能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目前萬畝冬暖式蔬菜大棚達到40萬個形成了萬畝辣椒、萬畝韭菜、萬畝芹菜等十幾個成方連片的蔬菜生產基地。全市涌現出了中國韭菜第一鄉、中國胡蘿卜第一鎮、中國香瓜第一鎮等專業鎮村。587個蔬菜產業彰顯了壽光綠色發展的雄厚實力。

圖為負責人向實踐隊員科普知識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魏溪 供圖
總結經驗,感悟收獲
通過本次走訪調查,實踐隊員們深入了解了綠色農業發展現狀與化肥使用情況,對綠色農業發展也有了新的認識。壽光蔬菜基地先行發展示例對壽光市綠色低碳農業的轉型有著重要意義,綠色產業園應積極進行技術革新、體制改革,積累相關經驗,為綠色產業在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