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調研準備,落實實地考察
調研前夕,調研隊在網上對調研地點進行基礎性了解,學習國家現有政策,制定調查問卷,確保實踐行動順利進行。
27日上午,調研隊員在企業負責人的帶領下參觀企業內部,經負責人介紹調研隊了解到,除一部分蔬菜大棚用于企業自身種植外,另一部分溫室大棚還通過租賃、出讓的形式轉讓他人,通過新的經營模式賺取利潤。除此之外,該企業將氮、磷、鉀等化肥與牛糞一類的有機肥混合使用,一方面能保證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響應國家綠色健康農業政策的號召。27日下午,團隊前往當地政府,走訪農戶,了解了該項目的建設對當地經濟發展、農戶生活產生的重要影響。

圖為調研隊員走訪當地農戶。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胡欣怡 攝
紙上得來終覺淺,調研隊員通過這次實地考察,近距離地學習到了綠色農業的發展經營模式、生產技術及后期銷售的途徑。
結合實踐經驗,探索發展道路
施用化肥,會造成生產周期延長,人民的收益無法得到保障。為實現綠色利益雙豐收,調研隊整合所下發的調查問卷,了解農戶訴求,做出了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成效、改進生產技術、創新銷售模式和營銷策略的相關對策。

圖為調研隊員向當地農戶了解他們的銷售渠道等。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邱明霞 攝
調研隊發現,絕大部分農戶的銷售途徑主要為趕早去城里的集市售賣,在路上又產生了除蔬菜種植外的額外費用。且若只施用有機肥會使農戶利益無法得到保障,拉長生產周期。
近年來,互聯網飛速發展,部分短視頻平臺火速走紅,直播帶貨等新形勢迅速崛起。農戶們足不出戶便可使自家農產品遠銷各地,既使農戶有充足的時間照顧田地,又節省了出售農產品過程中產生的額外費用。綠色農業全產業鏈日漸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內容,產地直銷等詞眼更是激發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調研隊結合時代發展大勢,創造性地提出了以上幾點措施。
分析現狀,展望未來
此次深入企業,走進農戶,隊員們了解到化肥的減量工作落實力度不夠、先進生產技術滲透力量不夠、農戶年齡大導致對掌握網上銷售能力不夠等新問題的出現,在制約著農業的發展。“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問題是工作的導向。”負責人也提出了產業園仍存在的發展問題,目前項目內各方面的成效不太明顯,下一步,產業園將繼續堅持機制體制改革,探索低碳高效農業產業轉型、農污廢物利用新循環等改革集成,促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不斷提高綠色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最終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