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綠色生產種植基地迅速、高質量的涌現。12月27日曲阜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益農長青調研隊前往山東省壽光市蔬菜小鎮進行實地調研,探究綠色蔬菜產業園全產業鏈成功發展模式,幫助農戶科學施用有機肥、引進高效生產技術、開拓新型銷售市場,打造完整綠色農業全產業鏈,助力山東地區經濟發展。
綠色有機肥,助力新生產
減少環境污染。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化肥的過量使用造成了諸如土壤重金屬和有毒元素的增加、酸化加劇等環境污染問題。有機肥不僅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還對被污染的土壤具有修復作用。此外,有機肥的生產原料是畜禽糞便、農業廢料、工業廢料、生活垃圾等廢棄物,對廢棄物充分加以利用,不僅可以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變廢為寶,還能夠減緩廢棄物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因此,有機肥在減少環境污染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為調研隊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大棚內農產品種植情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邱明霞 攝
走訪調研基地,學習銷售模式
在實地走訪參觀過程中,調研隊了解到壽光市蔬菜小鎮銷售范圍廣,在全國范圍均有銷售,壽光市蔬菜營銷戰略十分先進。作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在組織生產的同時,做到高起點進步,標準化生產,按照“開辟綠色通道,培育綠色市場,倡導綠色消費”的“三綠工程”要求規劃生產。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小鎮采取施用有機肥和進行化肥減量施用等措施,生產綠色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此外,壽光市政府著力打造品牌特色農產品,提高產品競爭力,最終暢通產品銷路。
近年來,壽光市還開辦了“壽光菜博會”等活動,展會采取實地種植與展位展示相結合、蔬菜園藝與文化藝術相結合的模式,依托壽光蔬菜產業的優勢,全面匯集國內外蔬菜的新品種、新成果和新概念。這些活動的舉辦,為壽光市蔬菜的銷售帶了很多機遇。

圖為實踐隊員與工作人員對種植技術展開交流。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邱明霞 攝
立足當地實際,開辟未來新路
“十四五”時期是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綠色農業正在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綠色農業生產發展,各地政府也都積極響應,依托區域特色及優勢尋找綠色農業之路。經過此次調研,隊員們了解到壽光市蔬菜小鎮著力打造新引擎,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壽光市蔬菜產業集團聯合省水發智慧農業集團共同研發的智慧物聯平臺等技術,對所有溫室進行智能化管理,實現了農作物培育生產過程監控監測的全鏈條化組織管理。當地農戶也轉變傳統種植觀念,主動學習有關綠色低碳農業的相關知識,積極參加政府組織的培訓,并加大自身培育農產品的優勢,積極運用新興科技,成效顯著,也為其他地區的農戶提供可借鑒之處。
調研隊員在調研過程中堅持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的原則,圍繞農戶的日常種植進行調研,廣泛收集農戶的意見。下一步,廣大農戶將進一步推進有機肥代替化肥的使用,繼續將先進的生產技術應用于綠色蔬菜培育,提高綠色經濟發展質量,并更加積極的開拓農產品銷售模式,實現有機肥、機械化智能化農業生產和網絡銷售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