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是革命基因和民族復興的精神坐標。為更好的挖掘潮州市的“紅色資源”,學習“紅色文化”,講好“紅色故事”,來自廣東財經大學的“潮我看”隊于7月10日前往廣東省潮州市開展為期三天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調研深入了解西湖涵碧樓的革命故事、與潮劇團的知名藝術家探討潮劇中的紅色故事、參觀劉察巷李春濤烈士故居以及像潮州當地居民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來了解當地民眾對潮州市“紅色文化”的知曉程度與紅色文化在潮州的發展現狀,為更好的挖掘和弘揚紅色文化為鄉村文化的發展助力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潮汕地區的紅色文化尤為豐富,但由于潮汕地區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在宣傳投入方面不足,潮汕紅色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宣傳。作為在外求學的潮汕青年學子,傳承潮與弘揚潮汕紅色文化應當是我們的“使命”。此次“三下鄉”我們選取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潮汕紅色景點進行調研,也對一些與潮汕紅色文化有關的人員進行了近距離的訪談。其中,與“潮劇團”的演員進行的訪談調研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接受我們的訪談調研的是黃奕凱先生(潮劇團副團長、國家二級演員)和陳潮欽先生(國家一級演員),兩位演員熱情且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潮劇與“紅色文化”近幾年來相互融合發展的現象。
在訪談期間陳先生談到,要讓潮劇與紅色文化故事相互融合,使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同時以戲劇的形式來講好“紅色故事”,讓青年一代能夠去了解并積極地宣傳紅色文化。我們也知道,紅色文化是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因此,只有青年一代參與到紅色文化的宣傳中,紅色文化才能薪火相傳,紅色精神才能得以流芳百世。
除此之外,陳先生也談及潮州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繁多,其中就包括我們另外兩個調研地,西湖涵碧樓和劉察巷。聽聞我們也曾前往涵碧樓調研時,陳先生也給我們講述了周總理到西湖涵碧樓進行抗戰革命的歷史事跡。涵碧樓作為“潮州七日紅”歷史的見證地,樓中陳列著抗戰時期的一些重要文物,也是潮紅文化的一大寶貴資源。而位于潮州古城的劉察巷15號宅院,是“左聯潮州英杰”李春濤烈士故居(柯柏年故居),一度破敗不堪且無人知曉。近些年來政府開始逐步重視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傳承,故居才得以修繕,未來可供市民和游客游覽參觀。宣傳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旅游事業,對于集中展示我們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以及在更好地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投身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訪談結束后,黃先生帶領我們進行參觀,潮劇團演員的訓練日常。看著后臺的那些與我們年齡相仿的青年演員在高溫的天氣下排練,讓我們大為震驚,真正的領悟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背后寓意。潮州潮劇團近年來吸收了許多新鮮血液,團內成員中青年學生也逐年增多,這是一個積極的現象。只有更多的青年人熱愛潮州紅色文化,真正融入到創作藝術中,用現代傳播手段加以戲劇這種藝術形式去傳承發展潮州紅色文化,才能讓紅色文化隨時代不斷進步發展,同時代的腳步前行。作為青年學生的我們,更應該通過自己的力量和方式,讓紅色文化資源得以延續下去,對前人先輩做出的貢獻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在心。時間可能會磨平歷史所留下的痕跡,但不能抹去我們腦海中的印記,只有從我們這一代做起,肩負起自己的使命擔當,才能將紅色文化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讓每一個為革命做出過貢獻的文人名士都能被記住,讓革命紅色精神永續流傳。
潮州紅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在此背景下,潮劇團曾排練過許多紅色文化經典劇目,如《白毛女》、《七日紅》、《江姐》、《茂芝·星火》、《紅城第一槍》、《紅燈記》等等,這些經典劇目講述的革命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學生。青年學生應該更加深刻地去認識和了解紅色文化,通過這些紅色革命文化增強民族感、正義感和愛國主義精神。當前社會上不斷涌現各種各樣的文化,給青年學生帶來的沖擊不小,青年學生熱衷于網絡文化是正常的,但紅色文化才是中華民族的根基和命脈。不論是一首歌、一本書,亦或是一個劇目、一部電影,都可以結合紅色革命文化,從而激發出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紅色文化承載著歷史事實,而戲劇正是一種高度的綜合藝術,是一種融合歌舞、說唱、舞美、音樂、燈光等于一體的高領藝術。戲劇作品通過藝術化、典型化以及加工、提煉、把握戲劇節奏,能夠更加直觀生動地向人們展示相關紅色革命歷史。相比較于枯燥無味地講述紅色歷史故事、單純翻閱紅色經典書籍,此種表現形式對大眾來說可見性和接受度更高,也可以更直觀地感悟紅色情懷。
在這幾天的走訪調研中,我們對潮紅文化的發展現狀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文化的傳承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多的是以前輩為榜樣去付諸相應的行動。潮紅文化旅游事業已經逐步得到政府重視,宣傳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潮汕,來感受潮紅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拉動了潮汕地區的經濟發展。
潮紅文化事業發展一直在路上,而青年學生正是其中主力軍和先行者,我們應時刻將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視為己任,踏實走好潮紅文化發展創新的路途,攜手潮紅文化向更廣闊的未來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