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磚紅仲夏之夢”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西安市臨潼區進行了調研,對山任村進行了實地的入戶調研,并對村民們進行了農村教育發展問題和老年人網絡接受度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助力臨潼區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給小朋友輔導作業)
山任村是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代王街道下轄的行政村。走進山任村,極富特色的鄉風文明一條街映入眼簾,極具特色的鄉村文化墻成為山任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農村發展的基礎是搞好農村的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地方事業,擔負著為地方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基礎教育辦得好壞,直接關系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實踐團成員頗為重視此次實踐。

(教老奶奶網絡購物)
7月19日上午八點半集合,實踐團成員開始走訪兩條街道,兩百戶人家。實踐團主要采取了入戶調查的方式,大部分村民都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問卷調查,不少村民還自愿轉發電子版問卷到村民的社交媒體中幫助宣傳。
調查顯示,95%的老人均使用老年機接打電話,其余5%的老人也僅限于用智能機接打電話及使用抖音和其他視頻軟件進行娛樂,對于微信等其他社交軟件幾乎無法正常使用,約92%的兒童對電子設備的使用頻率在家長的管控下一周使用四至五次,僅有4%左右的兒童對手機上的學習軟件有所了解及使用。

(農村阿姨手工工藝品)
通過調查,實踐團發現在老年人群體發當中手機互聯網的普及度較低,絕大多數小孩對于電子設備的依賴性極強。在新農村,中年人普遍認為知識能改變命運。家長與孩子對于學校老師教學水平的認知存在較大差異,老師的形象在家長心里普遍更好。其中家長們對于陜鼓小學的教學設施與師資力量感到滿意,且認為影響孩子學習程度的主要因素為老師的教育與引導,但是部分家長表達了對于課后孩子們的過多的需要家長主導完成的課后任務表達了不滿。家長對于現在教師將監督孩子學習責任過多推與家長的情況感到較為不妥,家長日常勞動抽不出身監督孩子,而且家長受限于文化程度也無法正確輔導孩子。

(山任村走訪)
“平時工作很忙,管不了孩子學習,很愧疚”“百分百支持下一代好好學習”“不一定有學習一條出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著不同看法。對于今天所遇到的中年人,他們對于山任村教育發展的情況表示出了擔憂,他們認為山任村的教育環境與西安市內的教育環境有較大的差距。一是覺得大城市里面的人見識多,二是覺得他們哪邊教育資源特別充足。提到現在農村教育哪方面比較重要,大部分人覺得教師特別重要。本實踐團也致力于為鄉村教育的發展做貢獻,后續也將開展各類課程并邀請村里的兒童前往集中授課。
在當下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教育,實踐團將通過線下授課、發布視頻、建立網站平臺為西安市鄉村教育的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與對策,實踐團也將建立長期幫扶機制,創建網站呈現農村的狀況讓更多人了解,并長期運營記錄實踐活動的抖音號、b站號以擴大影響力,呼吁更多人加入發展鄉村教育的事業中來。
作者:王宇晨
攝影:陳宇、董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