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鎮地處長武縣境西北部,其總面積達73.62平方千米。8月1日,隊員們乘坐火車到達咸陽市長武縣,后經由公交車抵達洪家鎮。洪家鎮的居民們十分熱情好客,紛紛表示愿意配合此次調研。隊員們先后到達長靈村和王樂村,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分組給農戶發放問卷。對于難以親自填寫問卷的居民,隊員們采用口頭問答的方式獲取問卷信息。經過一天的努力,調研隊共發放60分問卷,其中有效問卷為56份,回收率高達93.3%。
調研隊前期經查閱資料發現長武縣政府為增加農民收益,曾于1933至1934年倡導種植蘋果。因此調研隊在制作問卷時著眼于農戶近三年耕地的種植情況和收益情況、蘋果樹的種植時間及改種糧食的時間。在與農戶交談的過程中,調研隊了解到洪家鎮大多種植玉米等糧食作物,較少種植有蘋果、蔬菜等經濟作物。有不少農戶表示,現在國家十分重視糧食生產,每畝地的補貼也相對較多;而種植蘋果不僅費時費力,還要購買價格高昂的化肥。調查結果顯示,洪家鎮耕地人口老齡化嚴重,70歲高齡人群占比約為80%。此外,目前90%以上的農戶選擇耕種糧食而非蘋果。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近年來蘋果價格低,而疫情導致化肥價格普遍抬高;連作導致蘋果質量下降;人口老齡化,無法身體力行地完成蘋果種植產業等。
經過這一天的調研,隊員們不僅親身體會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更是感受到了農民的辛酸,同時對長武縣耕地非糧化現狀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加深了對三農問題的理解,為未來幾天的調研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