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學“朝夕博愛,基于管理學視角探索虛擬養老新模式”團隊赴西安市蓮湖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啟動
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更有著優秀的文化傳承。“尊老愛幼”就是中華傳統美德其中之一,而養老院的存在,則是“尊老、敬老、愛老”的具體體現形式。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老年人口增多,如何能提供更好的養老服務,成為這個時代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一種新型養老模式——虛擬養老模式提出,2008年蘇州市蘇州市的滄浪區最先開始建立虛擬養老院,開創居家養老模式新篇章。虛擬養老模式是由政府領導扶持,企業,非盈利組織,家庭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以信息服務平臺為中心,以社區作為重要載體,通過信息的傳遞和反饋,更便捷、全面、優質的為老年群體提供不同種類的養老服務,其試點范圍也不斷擴展。
鑒于當前我國老齡化日益嚴重的社會現狀,秉持著當代大學生應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理想信念,來自西安工程大學人文學院、管理學院共計九名同學以西安市蓮湖區虛擬養老院為例,開展相關調研和研究。隊伍成立之初,實踐團隊進行了大量文獻調研,對我國養老現狀進行具體了解和大致分析,并經過多次會議商榷最終制定了嚴密的實踐計劃。
- 前期準備
- 1)與西安市蓮湖區虛擬養老院工作人員取得聯系
在實踐計劃確定后,實踐團隊對西安市蓮湖區虛擬養老院進行了實地走訪。在走訪中實踐團隊向養老院內工作人員詳細了解了養老院的服務范圍與服務種類等具體情況,并向其解釋了團隊計劃針對此項目開展暑期社會實踐的意向。工作人員立即表示了對實踐團隊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并經過商榷確定了實踐開展的具體日期。
(2)調查問卷與訪談提綱設計
在實踐計劃中,為更好地了解西安市蓮湖區各年齡段老人的基本情況,調研當地老年人對虛擬養老院的知悉程度和所持態度,實踐團隊基于服務質量供給SERVEQUAL模型、安德森模型和TPB模型,結合幸福感量表等量表設計了針對已參與和未參與虛擬養老服務兩種情況老年人的兩份不同調查問卷。并準備了訪談提綱以向院內工作人員了解院內老人對虛擬養老服務的參與情況與相關評價。在實踐團隊的訪談提綱中,涉及有虛擬養老院服務的宣傳方式、反饋信息收集渠道、服務完成度、內部人員的專業技能考核情況等多方面問題,以求獲得更加科學準確全面的調研結果。
2022年8月18日,我隊9名同學與帶隊教師于線上舉行了動員大會。在大會上,帶隊教師吳芳老師就本次社會實踐的意義,實踐地點的具體情況,實踐應注意的細節作了全面的介紹與闡述。并鼓勵同學們保持求真探索的實踐精神,貫徹我校“厚德弘毅,博學篤行”的校訓,勇于創新積極實踐,對我國社會現存問題善于發現并積極尋求解決辦法,為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獻出新時代青年的力量。
會議期間隊友們認真聆聽,收獲頗多,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與熱情,主講人熱情講解,積極肯定,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作者:實踐團宣傳組來源:實踐團宣傳組閱讀: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為發掘現代鄉村振興新動力,深入了解以政府引導、科技、文化為代表的新動力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并在調查的基礎上,從大學生“
近日,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情系三農,振興鄉村”實踐團來到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鎮---山東省臨沂市溫水鎮進
為響應團中央大學生“三下鄉”活動的號召,深入了解以文化、政府引導、科技為代表的新動力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并在調查的基礎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發動青年學生了解認知鄉村的號召,實踐隊來到了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訪問調研當地依托黃河水發展的特色農產品
紅色黨史追尋賦能,學思踐悟鑄煉青春。8月3日-8月4日,蘭州理工大學紅柳青年學習隨身聽實踐團在天水市的“天水大革命歷史紀念館”開始
山東理工大學“情系三農,振興鄉村”實踐團前往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蓮花山廣場開展“愛心義賣,點燃希望”義賣活動。
7月24日,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學院赴新化縣“風起稻浪香——農耕筑牢鄉村振興根脈”社會實踐團隊走訪了紫鵲界村民委員會。
今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建校70周年。作為一所幾乎與新中國同齡的高等院校,南航始終秉持著“航空報國”的崇高信念,幫助國家實現航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