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數高達五十萬,這個數字意味著每分鐘就要因為猝死失去一個寶貴的生命。所以,急救知識的普及至關重要,能夠使得更多的生命能夠在危機時刻得到拯救。在荊山鎮政府會議室,實踐團配合我校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高明主任,用貼近生活而又專業的表達,生動形象地介紹了CPR的CAB操作與海姆立克急救法,向鄉鎮衛生機構干部宣傳了帶有“東南風范”的急救技能。同時在利用模擬人模型的基礎上提出醫者職業素養的要求,拓寬了我們對醫學職業的理解。宣講會前的簡短交流中,我們詢問高明老師,是什么樣的信念在支撐著他始終堅持急救宣講?高明老師沒有猶豫,只說了這樣一句話——“急救知識理應,也必須要讓更多人掌握。”
在荊山鎮衛生院荊芡分院,我校第二附屬醫院范婷婷老師、姚文君老師、李超老師、郭致飛老師應邀來到現場參與義診活動。活動現場,實踐團成員也在盡力協助幾位專家老師維持秩序、診斷答疑、測量血壓,并適當提供醫學相關的生活建議。同時,隊員們也悉心與前來咨詢的當地居民進行溝通交流,全面深入了解他們的訴求和對過往醫療經歷的一些看法。
在荊山鎮敬老院,實踐團成員用行動托起生命,用青春踐行初心,為老人們送上一些慰問品的同時,盡己所能,或灑掃庭除、或分發物品、或聊天互動,幫助敬老院的工作人員做一些小事,用實際行動致敬“東南精神”與“安醫精神”。在活動結束后,何夢捷同學深深感慨,“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名大學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這些需要臨終關懷的老人,因為他們曾用辛勤的勞動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們理應得到這種愛,我們要通過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接力棒,給老人們帶去物質支持和精神關懷,引起社會各界對老年群體更多的關注。”
在河溜鎮唐店村,實踐團配合縣疾控中心吳濤科長與徐立科長,開展了“健康中國行——夏季傳染病防治與控油控鹽飲食”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其間,實踐團成員輔助進行了宣傳資料分發、部分操作演示并現場為群眾測量血壓。
宣講結束后,實踐團前往河溜鎮衛生院參觀,并與吳濤科長、徐立科長一同開展總結交流會。兩位老師介紹了當地基層衛生工作、常態化防疫工作、醫療振興政策以及響應的工作重點與難處。在談到基層醫療單位與上級醫院工作的差異時,徐立科長表示,“希望廣大學子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上,都要懷著一顆善良的心為人民服務。”
交流會上,實踐團成員感悟良多。一位同學總結道:醫學生的初心與使命就是醫學生誓詞里開篇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而醫學生所肩負的責任正是會議室懸掛的標語所訴——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當我們穿上這身白衣,別人不會覺得你只是個學生,他們認定你是醫生,是專家,就會從心底里信任你。所以,我們不能辜負學校期盼,更不能辜負人民所托,為了人民健康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