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女性健康,是社會、家庭和個人不容忽視的問題。女性需要學習和掌握基本的生理衛生知識和婦科常識,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在青春期來臨時,女孩應當認真了解學習月經知識。女生早期生理衛生教育得到完善可以促進女孩健康成長,減少因為生理期或婦科問題帶來的病痛,但如若缺乏早期的知識培養和意識形成,則會引起對女性產生的傷害。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承擔著養育和教育子女的重任,因此家庭成員對于女性正確面對和學習生理健康知識有著重大意義。希望每個家庭都可以在此方面正確引導和教育女孩,讓孩子們對生理衛生知識的學習加以重視。
為了更深層次了解非發達地區女性的生理知識掌握情況和生理健康狀態,我們北京科技大學鹿貝柯“與她一鹿同行”實踐團展開實地走訪和調研,下沉到城鄉的毛細血管,傾聽真正的女性聲音。我們的走訪主要以沂源縣為重點試點——沂源縣以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以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振興,開創了科學發展的新局面,在工業發展、綠色農業、全域旅游、生態建設、城鄉建設、民生社會建設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沂源因沂河發源地而得名,地處魯中腹地,是山東省的幾何中心,處在淄博、濟南、泰安、臨沂、濰坊五市的結合部。雖然中國經過了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人們的思想認識已經發生了較為深刻的變化,但是變化的程度及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是存在代際差異和地域差異的,而這些差異影響著人們對于性教育和生理衛生教育的態度。沂源縣相對來說處于一個保守的環境,在思想與觀念上都較為守舊。尤其是在家庭中,人們不知道在生理衛生方面需要教育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教育。由此,當地家庭在這方面的教育因為原有的社會文化氛圍與代際差異而明顯缺失。
以下是我們走訪中部分受訪者,我們在取得本人同意進行采訪內容公開,同時最大限度保護她們的個人隱私。
小Q:

生活在沂源縣小鄉村中的小Q家中沒有姐妹,只有一個弟弟,且她的母親也患有精神疾病,因此家中并沒有女性能夠給予她生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引導。
“我今年寒假好像有過一次月經,但是只有一點點,我隨便用紙墊了一下。之后我也沒有再來過月經。”聽到她這么說,走訪組的成員感覺有些心酸。除了為她科普一些常識外,我們還建議她自己主動學習生理衛生知識,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看著她認真點頭,走訪組也只能暫時放下心,捐助了一些基本用品,希望盡己所能做一點小小的改善。
小H:

小H的父親在火災中受傷,但現在還有一定的務工能力,因此家庭的經濟狀況得以維持下去。她的生理衛生知識全部來自于家中的女性,除此之外她也并無其他知識渠道。
“我不覺得生理期有什么,我如果生理期不舒服也會向老師請假的。生理期的常識我也懂一些,都是媽媽和姐姐教我的。”聽到她這樣說,走訪組的成員們感覺稍稍放心,但是還是建議和希望她能夠利用網絡學習科學健康的生理知識,有生理問題一定要尋找專業醫生咨詢和解決。
從墻上的獎狀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優秀努力的學生,我們都希望她在學業上升的同時,能夠學會愛護自己的身體。
小R:

小R也是土生土長的沂源人,她告訴我們,自己曾經生過一場大病,但現在恢復的不錯,也沒有影響到自己的月經情況和其他生理健康情況。她的媽媽會教她如何使用和購買衛生巾,她現在會在網上自己購買。
“我一般用那種組合套裝,我覺得會更方便點。”她的話和我們走訪的多數女孩所說的差不多,都傾向于直接購買一大包組合套裝,覺得這樣省錢又省心。
走訪組的成員了解到,班里男生有時候也會調侃女同學的月經,但是不會開過火的玩笑。
“那就好。但是如果感到他們說了冒犯自己的話,或者做了一些嚴重侵犯自己人格的行為,你也要認真的告知他,這樣會讓自己感到不適,請不要這樣做了。”走訪組的成員告訴她,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要正確處理生理問題帶給自己的一切。

通過本次實地走訪,我們既有收獲也有感慨——在當今文化經濟迅速發展、人文關懷逐漸進步的中國境內,仍然有很多女性由于知識不足、環境封閉而對基本的生理知識一知半解,對如何自我保護還沒有概念,這充分說明,普及生理衛生知識仍是任重道遠。這次對沂源縣的家庭走訪是我們了解當地衛生知識狀況的一個具體新途徑,在此過程中我們盡己所能普及了基本的生理衛生知識和常識,捐贈了我們募集的資金和衛生用品,同時開展了深度的調研,希望能通過調研找到最合適最有效的解決非發達地區女性衛生常識的普及教育方式。由此,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家庭對青年的重要影響和意義,更加重視家庭在這方面的教育引導作用。
作者:周高歌
學校:北京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