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上實踐
線上,小組通過制作調查問卷,進行網絡填寫,主要調查大家對黨史、黨章等有關方面的了解,并了解大家獲取相關知識的途徑等。最后以圖表形式匯總。

圖為調研有關數據展示 袁晨 供圖
二、線下實踐線下,經組內討論,選取五處地點,并綜合考慮疫情等影響因素,最后決定由本組五位成員分別前往南湖革命紀念館、渡江戰役紀念館、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小崗村、霍邱縣五處地點。
7月1日至7月2日,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內,小隊成員跟隨講解員,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歷史,見證了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在紅船前,向革命先輩們致敬。每一件展品無不告訴大家中國共產黨誕生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小隊成員也對其他游客進行了采訪,通過采訪,了解到,游客前往南湖革命紀念館主要目的大多是為回顧黨的光輝歷史,同時學習黨的優良傳統。

圖為實踐隊員在館內參觀并與工作人員交流 袁晨 供圖
小隊成員第二階段實踐地點為渡江戰役紀念館,于7月3日至7月4日前往,館內的圖像、文字、油畫、地圖等藏品真實再現了渡江戰役的驚心動魄場面,小組成員通過參觀館內戰時遺存的豐富物件,具體感受解放軍將士不畏艱險、將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精神。

圖為實踐隊員在館內參觀學習 謝毅峰 供圖
7月5日至7月6日進行第三階段線下實踐,實踐地點為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該館原為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舊址,通過參觀,小隊成員了解了新四軍第四師為革命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同時小隊成員采訪了該館相關負責人,負責人表示“新四軍第四師是我黨革命歷史上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為抗戰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是每一個當代青年人學習的榜樣”。

圖為實踐隊員與有關負責人進行交流 謝毅峰 供圖
在第四階段,小組成員于7月7日至7月8日前往小崗村,并參觀村內大包干紀念館。館內,小組成員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張印有滿滿紅手印的請愿書。通過館內參觀,小組成員詳細了解了大包干在小崗村的發展歷程,敬佩一眾小崗村村民敢于改革的英勇精神。大包干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其形成的小崗精神值得每一位小隊成員去認真學習。

圖為實踐隊員與工作人員交流 袁晨 供圖
最后階段,小組成員于7月9日期間前往霍邱縣,霍邱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但在全縣努力下,霍邱縣扶貧效率位列全國第五,安徽第一。小組成員深入當地,采訪有關工作人員和群眾。通過采訪了解到霍邱縣變化之大,同時也了解到群眾對扶貧政策的贊揚以及對黨的熱烈擁護。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政府有關工作人員 袁晨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集體合影 謝毅峰 供圖
三、總結研討

圖為線上研討會實踐隊員積極發言 謝毅峰 供圖
線下實踐結束后,小隊在7月10日組織了一次線上研討會,各自分享線下實踐中的心得感悟,互相交流收獲,并進行匯總。認真思考百年黨史中我們應當學習的精神,牢記當今時代的來之不易,將紅色精神與學習生活相結合,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當中。 通訊員: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