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城市的細胞,社區建設是城市社區服務深化發展的產物,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在新的形勢下,大力推進社區建設,是解決城市發展中諸多問題的有效途徑。
實踐隊成員針對環境問題對社區的部分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為了保證調查的真實性,不論是在室外玩耍的小朋友,還是在外面曬太陽的老人,抑或是下班回家的中年人,實踐隊成員都對其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了近百名居民后,實踐隊成員又進行了數據統計,從中也發現了很多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如:亂貼不文明的小廣告、老居民樓的好多電器年久失修等問題,在整理歸納后,實踐隊成員向當地的工作人員反映了這些問題。
同時,實踐隊成員根據問卷中反映的比較多的問題進行了解決。實踐隊成員依然是分成三組進行活動,一組成員去清理告示牌和墻壁上的小廣告,因為一部分小廣告顯示的是違規內容,容易讓小孩子產生錯誤思想;一組成員去社區門口指揮交通,有的居民說進出社區門口時由于車輛太多,經常會停留很長一段時間;還有一組成員去居民樓檢查并記錄一些電器設備,防止有些電器設備因年久失修發生危險。實踐隊成員在進行志愿活動時,每一位成員都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這也受到了當地居民的認可和稱贊。
實踐隊員向前來扔垃圾的居民認真講解生活垃圾的分類類別、投放方式及有害垃圾的處理方法等知識,居民們看到他們都感到格外親切。在沒有居民投放垃圾時,實踐隊員仍然駐守在垃圾投放點周圍,隨時為需要咨詢的居民提供幫助,幫助他們克服垃圾分類的畏難情緒,幫助居民糾正一些錯誤的分類習慣。通過桶前值守活動,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西門社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將繼續發動社區居干、青少年志愿者、老黨員先鋒隊等組織形成合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帶動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到實踐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引領居民自覺實踐垃圾分類這一新時尚,將垃圾分類工作真正融進千家萬戶。
在此次實踐活動中,實踐隊員恪盡職守,通過一系列的調查走訪宣傳,起到了明顯成效。實踐隊員充分理解執行垃圾分類的必要性,深刻認識到青年學子理應倡導綠色生態、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呼吁身邊人一起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