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時代新風
我們早上到達西門社區后,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首先孟書記為我們介紹了西門社區創建雷鋒特色社區的情況,在講解員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到了張茂路館長的故事,參觀了張茂路工作室。參觀期間,講解員向我們講述要緊跟毛主席思想走,帶領我們參觀了張茂路館長所收藏的毛澤東選集,四個描述毛主席的偉大的牌子: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等等。講解員向我們講述我國學習并貫徹雷鋒精神甚至為此犧牲的英雄人物,聽完講解員的講述,我的內心被這些英雄人物的所作所為深深的感動,由衷的敬佩他們,發自內心以其為榜樣。講解員帶領我們觀看了張茂路館長所收藏的與雷鋒同志相關的書籍與資料,資料之全、資料之廣令我震撼。隨后在雷鋒講堂,孟書記為大家講述了雷鋒“三次捐款”的故事,看著一件件紅色藏品,聆聽著雷鋒的感人事跡,細細品味著“雷鋒七問”和“雷鋒精神”的深刻內涵,大家都深受感動和鼓舞。同時經過孟書記的講解,我更加敬佩雷鋒同志,也敬佩學習雷鋒精神的英雄人物,那是我終生的榜樣。
信仰之火,鑄就人生
張茂路館長是汶上縣雷鋒精神的傳承人、紅色經典的收藏家、志愿服務的先行者張茂路。他一生學雷鋒、講雷鋒、做雷鋒,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收藏毛澤東、雷鋒塑像、像章、黨史黨建資料等紅色藏品,退休后更是專心致力于紅色收藏事業,迄今為止張茂路館長的藏品已達10萬余件,其中有關雷鋒的藏品就達1.3萬余件。在張茂路館長的積極推動下,汶上縣家庭雷鋒精神展館、汶上一中“雷鋒精神永恒”展館、汶上縣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展館、汶上縣雷鋒展館等一大批宣傳雷鋒精神,弘揚紅色文化的陣地拔地而起。黨員、干部、軍人、老師、學生……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人聆聽到了張茂路講述的雷鋒故事。正是張茂路館長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雷鋒精神的種子在越來越多的汶上人心中生根發芽,也為汶上縣學雷鋒志愿服務教育基地的成立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雷鋒精神,永存心中
此次活動,讓我們對雷鋒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雷鋒同志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雷鋒精神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正如同如張茂路館長所說,雷鋒同志生于龍年,活到虎年,生龍活虎,他在我們心中一直生龍活虎從未離去。他的釘子精神、“傻子”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我要以雷鋒同志為榜樣,心懷集體、心懷人民、心懷黨和國家。進一步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他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學習他立足崗位,高標準完成各項工作的認真態度。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榜樣的力量永遠是強大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與工作,更好的鍛煉自己,更好的為同學們服務。我們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就應該把雷鋒精神更好地繼承、傳承和發揚下去,確確實實地做到“讓雷鋒精神在我們的行動中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