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特別強調,“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因此,讓青少年明悟共產黨初心,厚植堅定信仰,就是在為紅色基因的賡續提供預備軍。根據此次暑假社會實踐的方向與主題,星火賡續實踐隊部分隊員先后前往河北省廊坊市城區及村鎮,開展了針對青少年群體的黨史知識宣講。
線上宣講 生動有趣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黨史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長中必不可少。8月7日,實踐隊員張競文到達河北省廊坊市實驗小學。在與相關負責人溝通后,實踐隊員張競文秉著“疫情防控”的原則,于5日為實驗小學的15位六年級學生上了一堂“不一樣”的線上課程。
針對六年級學生年齡大小與知識儲備等方面的特點,張競文將黨史宣講課程設計為“講述+交流”的雙向互動形式,從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共產黨的輝煌成就、如何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以及堅定信仰四個方面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黨史教育線上課。這堂線上課,不僅有著老師對共產黨基本知識的生動講解,還有同學們對這堂課的熱烈反應與交流。
“老師,我覺得共產黨真的很偉大!”一位位同學的心聲讓這堂線上黨史宣講取得了最大的成效,更讓15位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信仰之種。
線下實踐 走進鄉村
黨史宣講除了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外,還應做到“因地制宜”。因此,根據城鄉黨史教育的差異開展實地調研也尤為關鍵。
8月9日上午,實踐隊員張競文走進廊坊市永清縣三圣口鄉,來到三圣口中心小學。到達伊始,實踐隊員與該校任課老師張紅玉進行了交流。張紅玉表示,三圣口中心小學的黨史教育實際上十分薄弱。一方面,地處京津之地的廊坊特別是農村地區并沒有較為豐富的黨史文化資源,黨史教育難以開展;另一方面,小學生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學生群體嚴重缺乏黨史文化傳承意識,黨史教育難以被接受。由此可見,黨史普及在農村地區面臨著極大困境。
在了解了該鄉村小學的大致情況后,實踐隊員邀請了幾位六年級學生進行了面對面的黨史調研與宣講。實踐隊員張競文將黨史調研問卷發放給同學們,在觀察同學們填寫的過程中,她發現,同學們對共產黨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聽說過”的階段,甚至從未聽說過這個名詞,把“共產黨”與“共青團”混淆。這種情況在廊坊農村地區乃至全國農村地區是較為普遍的。如何改善這種局面并推動黨史教育發展與黨史文化傳承是農村地區發展的一大難題。
隨后,實踐隊員張競文拿出黨徽向同學們展示,以黨徽為切入點,吸引同學們了解黨徽背后的黨史知識。張競文向同學們講解了黨徽的構成及每一部分的象征意義,并教授同學們如何正確佩戴黨徽,從而激發了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使同學們渴望主動了解共產黨成立的時間,發展歷程以及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取得的輝煌成就等。
最后,實踐隊員張競文讓同學們分成幾個小組,互相交流在聆聽“黨的故事”過程中產生的感悟。在觀察與交流的過程中,張競文發現,與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更便于青少年接受,使青少年投入其中,真正參與其中,實現知識上的收獲。
百載風華激蕩人心,千秋偉業催人奮進。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是恢宏壯闊的,是值得中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學習與弘揚的。通過此次實踐,星火賡續實踐隊成員們為黨史的傳承貢獻了一份力量,讓部分青少年堅定了對共產黨的信仰,也對不同地區與不同群體的黨史掌握情況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青年踐行青春理想,曲阜師范大學星火賡續實踐隊將繼續前往不同地區進行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