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漳州月港追溯鄭氏家族歷史
團隊來到非遺薯莨染帆技藝傳承紡。薯莨染帆是沿海地區特有的傳統工藝,以薯莨汁液為天然染料,賦予船帆防水耐磨的特性與古樸深沉的色澤。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成員們親手將浸泡過薯莨汁的帆布反復晾曬、浸染,目睹布料從素白漸變為古銅色。“每一道浸染都是時間與自然的對話。”傳承人介紹道,薯莨染帆不僅是實用技術,更承載著古代航海者征服海洋的智慧與勇氣。
“船模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微縮史書。”鄭師傅一邊展示一艘復刻的明代福船模型,一邊講述月港的輝煌歷史,以及船模在傳承航海文化中的獨特作用。成員們專注聆聽,不時用相機記錄下精湛的技藝,深入感受傳統工藝的溫度。
從理論到田野的雙向賦能
此次多元交流活動通過海洋考古學者指導、文獻研習與實地考察,構建了“理論-實踐-再研究”的閉環。隊長陳詠鑫表示,從沙坡尾到漳州月港的跨地域調研,不僅拓寬了海絲文化的認知維度,更提升了船模制作技術的實操能力。“唯有深入歷史現場,才能觸摸航海文明的鮮活脈絡。”未來,團隊計劃將調研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助力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