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旅游資源對鄉村振興和文化傳承的影響與帶動作用,2025年1月10日,曲阜師范大學東風筑夢實踐隊深入山東省日照市,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東港區濤雒鎮,全面地了解東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背景、旅游資源類型及分布特征等基本情況,深刻體悟到鄉村振興的不易,增強青少年的愛國情懷,提升綜合素質,賡續文化根脈。
走進中央一號文件展館,回顧五路交織而成的鄉村振興之路
東風筑夢實踐隊首先參觀了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展館,該館中主要記錄了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央一號文件所涉及到的三農政策,分為解放之路、創業之路、改革之路和小康之路4個部分。在解放之路中,展館介紹了中國共產黨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抗爭,血染沃土,解放了苦難深重的舊中國農民,滿足中國農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從此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在創業之路的介紹中,實踐隊成員了解到,在面對百廢俱興的的局面時,中國共產黨提出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建設方針,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帶領人民開啟了社會主義創業新征程。在改革之路中,中國共產黨實行改革開發,創建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制度,實現了黨的歷史上又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書寫了中國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新篇章。在小康之路中,成員們了解到,黨中央在新時代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脫貧攻堅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提供政策保障,激發內生動力,帶領廣大農民在擺脫貧困、實現全面小康的基礎上乘勢而上,中國鄉村由此走向全面振興之路。在此館中,實踐隊成員深刻認識到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農村發展和變革
![]() |
之路強大推動作用。圖1 畫筆定格三農變化
鄉村生活親歷:自然與真實的體驗之旅
繼續走進實踐基地內部,眼前涌現出老式壓水井、石磨以及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家具、飲食器具等數百種老物件,實踐隊成員在集民俗展示、民俗體驗于一體的民俗區中,親身體驗了山東地區傳統鄉村社會生活場景,身臨其境的感悟崢嶸歲月,體悟蘊于其中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意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因此,“原理”課應強調以理論聯系實際為基本原則。該民俗區的設立,充分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使得到東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每一位同學能夠切身體會到中國農民的智慧,以及農村、農業發展的不易與艱辛。學生也可以通過實踐學習,在感受美麗生態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親身感受鄉村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成效。
旅游基地的持續完善與發展:文化助推器
東風愛國教育基地屬于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是科普場館中集科普功能和教育功能于一體的示范性場所。科普教育基地是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積極推進科普工作的社會化、群眾化、常態化,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服務的教育陣地。為了更好地發揮東風愛國教育基地的科普作用,東風筑夢實踐隊采訪了本基地的工作人員,在與工作人員的對話中,實踐隊成員了解到當前愛國教育基地的旅游設施的完善,是工作人員們一開始就努力的方向,雖然實踐基地距離市區的距離較遠,但是交通卻是十分方便的。
![]() |
圖2 實踐隊成員采訪游客
與此同時,實踐隊成員也采訪了來此游玩的游客,通過對游客的采訪,幫助成員們從游客參觀的角度,切身發現其中對于游客的便利與傳播途徑,更好的為本實踐基地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方向和目標。
![]() |
通過對中央一號文件展館以及民俗生活的體驗,實踐隊成員深刻意識到鄉村振興對于三農發展的重要性,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還增強了文化自信和責任感。時代要不斷培養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強文化傳承,在鄉村振興中,要重視文化傳承工作,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未來,新時代奮斗者將繼續關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情況,積極參與文化傳承工作,為推動鄉村的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期待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鄉村振興的隊伍中來,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圖為實踐隊員合影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