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梁麗云)2024年1月17日,為探尋傳統盤扣文化的獨特魅力,深入挖掘其深厚內涵與當代價值,“盤龍扣鳳,蓮韻非遺”社會實踐隊在隊長李昕澤的帶領下,走進劉氏盤扣非遺工坊,開展一整天的盤扣文化深度探尋之旅。在走訪盤扣工坊、拜訪非遺傳承人、深入社區(qū)、發(fā)放問卷和深度訪談中,探尋盤扣這一傳統手工藝豐富璀璨的文化歷史,解鎖非遺文化在新時代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密鑰”。
圖一:劉氏盤扣非遺工坊的陳列架上擺放的造型繁復、寓意吉祥的多結盤扣。實踐隊成員梁麗云 攝
圖二:盤扣與布藝制品的結合,制作出時尚的手提包配飾,讓古老的盤扣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實踐隊成員劉萬紅 攝
圖三:盤扣師傅講述自己與盤扣的淵源以及盤扣的傳承與發(fā)展,同學們緊緊圍在盤扣師傅身邊。實踐隊成員李昕澤 攝
圖四:盤扣師傅坐在桌前,手中拿著絲線和工具,為同學們詳細講解盤扣制作的每一個步驟。實踐隊成員呂星作 攝
圖五:團隊成員在公園為長輩們宣傳盤扣文化。實踐隊成員黃思宇 攝
圖六:團隊成員在附近商場采訪當地居民,引導居民填寫調查問卷。實踐隊成員陳旭 攝
圖七:“盤龍扣鳳,蓮韻非遺”社會實踐隊在劉氏盤扣非遺工坊門口與盤扣師傅進行合影,記錄神圣又奇妙的時刻。劉氏盤扣非遺工坊工作人員 攝
在文化多元交融的當下,傳統手工藝的傳承顯得尤為珍貴。通過這次盤扣社會實踐,“盤龍扣鳳,蓮韻非遺”社會實踐隊揭開了盤扣這一古老技藝神秘而迷人的面紗,不僅從社會實踐中收獲了盤扣制作的技能,更在心中種下了傳承傳統文化的種子。未來,相信這顆種子將生根發(fā)芽,助力傳統盤扣技藝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
作者:梁麗云 來源:“盤龍扣鳳,蓮韻非遺”社會實踐隊
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盤龍扣鳳,蓮韻非遺”社會實踐隊在隊長李昕澤的帶領下,走進劉氏盤扣非遺工坊,開展一整天的盤扣文化深度探尋之旅。
2025年1月15日上午,“冰雪奇緣”社會實踐調研團成員孫羽、孫麗如、念崇正、趙藝茜抵達山東省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文旅局,與產業(yè)科負責人宋顏
為了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書畫文化,營造喜慶的新年氛圍。
2025年1月10日,河南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英語2302班的邵樂穎同學,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到高中母校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
進入展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由袁隆平院士親筆所題寫的“余杭四無糧倉陳列館”館名。
近日,江蘇大學車輛2304班的志愿者團隊開展了一次古運河周圍環(huán)境垃圾清掃活動。
2025年1月4日,東北大學志愿者夏琳艷,劉芳彤,劉筱霏,范宸鳴聯合港城大街街道工農里社區(qū)開展了一場以“共建無廢城市,共享綠色生活”
日前,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在張江揭牌。該基地由清華大學與張江集團共同建設,將為來自清華大學的碩博士生走進浦東科創(chuàng)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