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避稅的基本方法和具體的案列分析如下所示:
(1)企業類型選擇法:投資企業類型選擇法是指投資者依據稅法對不同類型企業 的稅收優惠規定,通過對企業類型的選擇,以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內資與外資的稅率的差異來達到避稅的目的。
(2)轉讓定價避稅法:轉讓定價是指在經濟活動中,有經濟聯系的企業各方為均 攤利潤或轉移利潤而在產品交換或買賣過程中, 不依照市場買賣規則和市場價格進行交易, 而根據他們之間的共同利益或為了最大限度地維護他們之間的收入進 行的產品或非產品轉讓。
(3)成本費用避稅法: 成本費用避稅法是通過對企業成本費用項目的組合與核算, 使其達到一個最佳值,以實現少納稅或不納稅的避稅方法。采用成本費用避稅法 的前提,是在政府稅法,財務會計制度及財務規定的范圍內,運用成本費用值的最佳組合來實現最大限度地抵銷利潤,擴大成本計算。企業主要利用材料計算避稅法,折舊計算避稅法,費用分攤避稅法等方法來增加本期的費用,成本從而減少應納稅所得額以達到避稅的目的。
企業經常采取的國際避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通過納稅人的國際轉移進行避稅.
(二) 利用有關國家稅法和稅收協定的漏洞和缺陷.
(三) 通過征稅對象的國際轉移進行避稅.
(四) 利用避稅地進行國際避稅.
案例分析
資產評估增值避稅案例
● 某房產賬面凈值500萬元,評估后增值50%,評估價值為750萬元,按10年計提折舊
● 每年可多提折舊=250÷10=25萬元
● 每年可少納所得稅=25×33%=8.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