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為團隊成員合影)
清晨,實踐隊員們懷著期待的心情走進河南博物館。他們首先來到“泱泱華夏,擇中建都”基本陳列展廳,這里系統展示了中原地區從遠古到明清的文明發展脈絡。

(圖二為成員與門口雕塑合影)
在新石器時代展區,距今8000多年的賈湖骨笛吸引了隊員們的目光。講解員介紹,這枚骨笛不僅是中國最早的樂器之一,更證明了中原地區早在史前就已形成了成熟的音樂文化。隨后,在商代文物展區,司母戊鼎的雄渾氣勢讓隊員們驚嘆不已。講解員詳細講述了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及其背后的社會禮儀制度,讓隊員們對“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圖三為文物圖片)
除了參觀展覽,實踐隊還參與了博物館組織的“小小講解員”體驗活動。隊員們提前準備了文物介紹詞,在指定展區為游客提供講解服務。實踐隊還與博物館的教育專員進行了交談。專員向隊員們介紹了河南博物館近年來在文物保護、數字化展示、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創新舉措。
此次活動不僅讓隊員們在觸摸文物中具象化了歷史脈絡,更在文化傳承的實踐中深化了青年擔當。這既是對“三下鄉”實踐育人精神的生動踐行,更是青年學子響應文化強國戰略的具體行動。未來,實踐隊將帶著這份感悟繼續前行,在更廣袤的中原大地上,書寫青年守護文化、傳播文明的青春答卷。
通訊員及聯系方式:柳芊羽15603829275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