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攝過程中,團隊成員充分發揮新媒體專業優勢,采用無人機航拍結合地面跟拍與延時攝影的多維拍攝模式,通過光影藝術的巧妙運用,將陶灣鎮的山水之美與人文之韻展現得淋漓盡致。為捕捉最佳光線效果,隊員們常常清晨五點就架設機位,直至星月當空才結束拍攝。
團隊負責人張飄香表示,他們的創作不僅著眼于展現陶灣的顏值,更注重傳遞其獨特氣質。在野陌民宿的拍攝中,電影級的一鏡到底手法以蜿蜒溪流為敘事線索,將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畫卷徐徐展開;山野咖啡的鏡頭則巧妙捕捉從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的光影變幻,生動詮釋一杯咖啡半日閑適的生活美學;而山雀書屋通過多維度運鏡,讓書香縈繞林間、文脈浸潤山水的文化意境
躍然屏上。

為確保作品質量,團隊實行日拍夜剪的工作機制。白天完成拍攝任務后,晚上立即進行素材篩選、粗剪和調色。在民宿老板特意準備的臨時工作室里,筆記本電腦的熒光常常亮至深夜。

在后期制作階段,團隊深度融合新媒體傳播規律與影視創作技法。他們采用快節奏轉場結合慢鏡頭特寫的復合剪輯方式,在15-30秒的黃金時長內實現視覺沖擊;精心雕琢"在陶灣,遇見詩和遠方""此心安處是吾鄉"等富有網感的金句;精選28首原創民謠與輕音樂,實現聲畫藝術的有機統一;還創新設計片尾彩蛋,嵌入定位導航、優惠信息等實用內容,構建觀賞共鳴消費的完整鏈路。
陶灣鎮文旅辦負責人高度評價道,這些年輕人帶來的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傳播理念的革新。據統計,拍攝期間團隊累計創作原始素材達1.2TB,涵蓋4K超清視頻、延時攝影、VR全景等多種形式,這些作品將成為當地文旅宣傳的核心素材庫。

這次實踐讓隊員們對新媒體賦能鄉村振興有了更深理解。隊員張婉茹在拍攝手記中寫道,他們記錄的不僅是山水風光,更是在用青春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據悉,團隊精心制作的12支短視頻將于近期在抖音、微信視頻號、小紅書等平臺矩陣發布,同時還將為陶灣鎮建立專屬視頻素材庫。未來,團隊計劃打造鄉村振興影像工作站,持續為更多鄉村提供文化傳播支持,讓青春力量在廣袤鄉野綻放絢麗之花。
通訊員及聯系方式:劉娛綺 18614926632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