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的大趨勢和消費者消費的升級,鄉村旅游發展飛速,其在改變鄉村面貌,改善農民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存在的旅游產品開發缺乏特色,開發方式單一,當地人員服務素質不高等問題也屢見不鮮,鄉村旅游進一步發展面臨挑戰,人才問題已經成為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隱入塵煙”社會實踐隊來到了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沿江鄉,走訪各家各戶,了解當地村民在產業轉型趨勢下的經濟發展現狀,以及轉型后給鄉村振興帶來的成效。
當汽車駛入麒麟區時,映入眼簾的是干凈的柏油馬路兩側連綿起伏的山嶺,清澈見底的江水。讓我們初步感受到了這里的山清水秀,環境優美。隨著汽車緩緩爬上蜿蜒的山路,我們看到了沿途讓人心情愉悅的風景,成片的群山和散落的村莊映入眼簾,我們見證著太陽與云層的交匯投影在山脈上,群山擁有了不一樣的外殼,這些是在城市里難以見得的美景。拉下車窗,微風拂面,加上小鳥的嘰叫聲,仿佛進入了電影里的世外桃源,讓我再次感受到了這里的優美。但是和司機交談過后才得知,這里在鄉村振興政策落實以前人們大多依靠販賣消耗自然資源營生。在經過鄉村振興政策落實以后,人們才慢慢從消耗自然資源的獲收方式轉變為發展各類林下產業,如菌菇,茶葉,果蔬,中藥材等產業,既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又提升了群眾收入。

圖為麒麟區沿途風景。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皋榮 攝
經過幾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抵達沿江鄉,下車后,我們開始了實地調研,路途上,我們遇到了不少熱情的村民向我們問好,我們也同樣熱情回應。雖然山路崎嶇,但我們此行走得很快樂,空氣的清新與鄉里人的親切感都讓我們甘之如飴。村民們很支持我們的調研工作,認真回答我們的問題,還給我們講了很多他們自己的想法。雖然在調研中收獲到的意見參差不齊,但我可以從每一個人的言語里感受到,大家都很樂意“靠山吃山”轉型成為新農民,共同促進鄉村發展。

圖為實踐隊員走訪調研。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皋榮 攝
隨后,我們來到了沿江鄉綜合農貿市場,一個紅底白字大牌“自產自銷”格外顯眼。我們來到正蹲在店面,在處理萵苣的阿姨旁邊學習如何處理,阿姨的動作行云流水,很快就處理好一根萵苣,我也學著她的動作弄,但是萵苣的皮很韌,不好處理。我才弄完兩根就腰酸腿麻,而這些農人要弄幾十上百根,我也感受到做農活真的不容易。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或許真正的磨難只是與我們擦肩而過,并沒有過多的糾纏。我們大多時候都在安逸的環境下生活,但是我一直堅信,只有經歷過風雨,那顆稚嫩的心才會慢慢褪去柔弱的外表,變得成熟堅硬,雖然經歷過苦難,卻不乏蒼勁有力的堅韌,所以在未來的生活學習中我也會學習農人的堅韌與勤奮。

圖為沿江鄉綜合農貿市場自產自銷店面。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瓊 攝
參加此次實踐活動讓我的假期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在這次實踐中,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學會了在實踐中成長。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當腳踏實地,一以貫之,接過前任手中鄉村振興的接力棒,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奇思妙想,注入鄉村振興的新活力,開辟鄉村前進的新道路,書寫鄉村發展的新未來。(通訊員 段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