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水鄉,文明古鎮
中國青年網云南1月27日電(通訊員 董一冉)鄉風文明是評判鄉村共同體進步開化與否的標準,是鄉村振興水平和程度的外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鄉風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1月27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隱入塵煙”實踐隊員來到曲靖市麒麟區沿江鄉進行寒假調研,深入了解沿江鄉的鄉風文明建設。
參觀曲靖老街,舊貌變新顏
走進沿江街道大龍社區,依山傍水、綠樹成蔭,古色古香的農家院落、令人流連忘返。實踐隊員來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主要就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改善兩方面的問題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工作人員談到:“近年來,麒麟區沿江街道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城市東部生態休閑區”的發展定位,集中打造麒麟水鄉片區鄉村振興示范點,培育田園休閑、親水游樂、文化創意、生態度假、康體運動等豐富的鄉村旅游業態,繪制鄉村振興新畫卷。”看著曲靖老街的照片墻,實踐隊員在新舊對比中感受到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村容村貌的巨大改變。
圖為實踐隊員瀏覽曲靖老街的照片墻。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皋榮 供圖
為深入直觀地了解麒麟水鄉的文化設施建設,實踐隊員來到沿江鄉的一個濕地公園,工作人員介紹到,水鄉結合當地獨有的原生態農業、秀美田園風光、民俗鄉土文化等資源,現已建成18公里河道生態駁岸、千畝荷塘、8公里瓶車道等基礎配套設施,以及皮劃艇、游船、小型親水娛樂等體驗項目,深度促進了景村融合發展,帶動了周邊農民就業增收、產業興旺和農村繁榮。實踐隊員了解到濕地公園文化設施的建設已經十分完善,為鄉村旅游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為沿江鄉濕地公園的棧橋。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皋榮 供圖
鄉風文明建設不僅可以創造宜居的魅力田園,還可以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負責劃船的羅寶云是附近大龍社區馬房村的居民,自2016年啟動建設麒麟水鄉項目以來,他就一直在景區里工作。“現在我每個月收入三到四千元不等,荷花開的時候,游客來的多工資還有提升空間。”羅寶云說,景區里很多一線工作人員都是來自附近社區的居民,大家因為景區開發都吃上“旅游飯”,成為旅游的從業者?粗迕駛兡樕闲腋5男θ,實踐隊員深刻感受到鄉風文明建設讓村民們在享受村莊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有了較為穩定的收入來源。
文化孕育古城,融匯歷史底蘊
曲靖麒麟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記憶在此扎根。大龍社區黨總支書記萬加浩表示:“目前,沿江街道正在圍繞特有的知青文化,打造知青文化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將形成1000余畝核心區,包含知青大食堂、文化展示區、水果采摘園、垂釣區、水稻迷宮等10大板塊,可輻射帶動1公里半徑范圍內的5000余人增收致富。”李云杰說,大龍田園綜合體和知青文化產業園將成為麒麟水鄉的“兩翼”,助推沿江街道擦亮“網紅小鎮”“美食之鄉”“休閑之園”“宜居之地”名片,讓高原水鄉鄉村旅游的紅利惠及更多當地群眾。
圖為知青產業園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皋榮 供圖
大龍社區黨總支書記萬加浩還談到鄉風文明建設的主體是青年,由于前些年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鄉風文明建設缺少建設主體,農村相當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或經商,近些年,勞動力雖有些回流,但仍較為缺乏。社區將會加大宣傳和激勵力度,吸引更多的青壯年勞動力回到家鄉、建設家鄉。
一個鄉村只有具有淳樸、興盛、和諧的文明鄉風,才能不斷增強凝聚力、競爭力和核心力,鄉村才能得到持續和永恒的發展。提升鄉風文明已是現代鄉村發展的必然需求。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主動擔當起鄉風文明建設的重任,將自己的所學應用到實踐中去,為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