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老師:周恒
作者:陳思語
為擴大當地就業、鄉村振興、轉變當地發展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創造經濟活力以及文化傳播。自7月25日開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生團隊組織各地的建大學子,開展了關于“人們對特色文旅小鎮的看法及體驗感受”的調查研究活動。
同學們深入市井,以街邊采訪、人員訪談、線上發放問卷等形式收集數據,另外通過與不同年齡階段和各個職業人群的面對面交流,了解群眾對于“文旅小鎮”的真實態度和過往體驗的基本情況。在后期,團隊其他成員將對數據和文本加以整合研究,從而得出客觀且相對合理的“文旅小鎮”評估報告。
在疫情時代下,經濟增長速度大幅減緩,旅游業也正處于前所未有的低迷期。而文旅小鎮正是當下旅游困境中承載著經濟使命與文化使命的新生力量,更是末來特色小鎮發展的新興形式之一。
山西晉祠公園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8月6日團隊奔赴山西晉祠公園(博物院)開展實地走訪,晉祠公園位于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團隊抵達景區后,通過街邊采訪以及網絡信息搜集等方式,了解到近年來晉祠公園已經啟動了智慧化景區建設,擴展無線網絡系統并且為景區游客提供免費Wi-Fi上網服務,讓游客在底蘊深厚的博物院也能有現代化體驗。團隊成員向當地工作人員詢問有關近年來晉祠公園客流量以及修繕費用等問題,發現晉祠公園的年客流量數據可觀且較穩定,但每一年用于修繕晉祠公園的費用卻是一筆不小的數額。于是團隊向晉祠博物館管理、工作人員分享了團隊的沉浸式體驗文旅小鎮的想法及相關概念,并向其介紹了這個新型的旅游發展形式的運行以及它的發展潛力。最后團隊深入晉祠公園的游客群體,向游客朋友們解釋了何為沉浸式體驗文旅小鎮同時也向他們安利了沉浸式體驗文旅小鎮的有趣和益處,順其自然地在游客朋友們的心中埋下了沉浸式體驗文旅小鎮的想法。
線下采訪和線上發放、收集調查問卷是團隊的主要調查形式。本次調查預計發放2000余份調查問卷以及20余份的有效實地采訪,從而對比分析得出市場痛點,達到調查目的。
考慮到疫情,小隊隊長提前統計各地防控防疫政策,在低風險區采取線下的、面對面的采訪形式;同時中、高風險區開展線上調查。小隊成員不畏烈日,滿腔熱忱地深入各項職業,覆蓋了各個年齡段,基本滿足了采訪對象的全面性。
團隊在線下采訪過程中,被采訪者給予了文旅小鎮充分的肯定。無論是在山東棗莊、青海西寧、安徽蕪湖或者是河南鶴壁,被采訪者們都與團隊成員熱情地探討、交流,其中也有不少采訪者提出,沉浸式體驗文旅小鎮是自己很久以來的想法。這讓團隊深受鼓舞同時隊本次調查活動信心倍增。
隊伍在安徽省、河南省、陜西省、山東省等多個省份同步發放調查問卷,利用大數據或調查問卷等方式大量收集數據信息,并于后臺加以統計整合。利用多方面來源的數據,團隊盡所能計算整合出相對合理且精確的市場數據。
截至目前,此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暑期“三下鄉”關于“文旅小鎮”的調查活動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團隊成員們依舊在自己的崗位上揮灑著汗水。
本次暑期“三下鄉”既是一次投身實踐、磨煉意志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團隊在文旅小鎮發展前期的調查和鎖定受眾人群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們通過呼吁返鄉的建大學子投身實踐、走入社會,在提升自我、捕捉社會熱點、發掘市場潛力的同時,也為文旅小鎮的發展奉獻自己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團隊在今后的社會實踐中,仍會兼持初心跟黨走,助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