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隊員發揮專業優勢,開設迷你實驗室。志愿者曾鑫源為小朋友們講解了熔巖燈實驗的原理和方法,通過實驗視頻進行講解,并利用手邊的材料進行“云”實驗。“沒想到廚房里的東西組合在一起也可以做實驗!”小朋友們都被神奇的實驗現象驚呆了。通過這一節課,小朋友們探索化學世界的好奇心大大增強,大家紛紛表示要自己親手做一遍。

圖為課堂上志愿者示范熔巖燈實驗
志愿者傅珈琦為小朋友們講解了彩虹橋色素分離的的原理和它的制作方法方法,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小朋友們紛紛利用手邊的材料制作彩虹橋,并將自己的作品上傳至班級群中。

圖為小朋友們的彩虹橋作品
志愿者劉佳玲和戈子楊為小朋友們帶來了活潑有趣的數學課。以趣味數獨游戲拉開了課堂序幕,介紹完規則之后,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填寫數獨,讓小朋友們開拓思維,并開展一系列數學知識教學及特色小游戲。

圖為小朋友進行線上趣味數獨游戲
為推動鄉村孩子美學素養的培養,支教隊員林雅婷為小朋友們上了一節手抄報繪畫課。課上,支教隊員給小朋友們展示了許多精美的手抄報圖片,介紹了豐富多樣的手抄報元素畫集,并教導小朋友們如何下筆,帶著小朋友們一筆一劃進行創作。

圖為小朋友們課后上傳的手抄報作品
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培養小朋友們的愛黨愛國情懷,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實踐隊員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紅色文化小課堂。志愿者曾鑫聲情并茂地給小朋友分享了經典紅色小故事,引導孩子們去思考,去體悟故事中的人物事跡,讓大家一起來討論從中學到的精神,在小朋友心中種下責任與使命的種子。
圖為志愿者給同學們講述紅色故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為讓小朋友們更加明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以及小學生該如何將文明禮儀落到實處。志愿者黃鈺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禮儀課。本節課分為個人禮儀和學校禮儀兩方面,從衛生、著裝、言談儀態舉止等個人禮儀方面再到課堂禮儀、尊師禮儀、集會禮儀等學校禮儀方面詳細介紹了生活中的點滴禮儀細節。志愿者黃鈺鑫給小朋友詳細介紹并示范了不同場合的站坐行敬禮等方面的禮儀規范,并帶領小朋友們打開攝像頭共同練習。
圖為志愿者講解學校禮儀
為增強農村山區留守兒童閱讀素養,培養小朋友們的閱讀習慣,豐富課余文化生活,實踐隊員特開展“共沐書香,暖風起航”讀書會。志愿者們先簡單介紹推薦書目書本的內容梗概,再挑選經典片段進行朗讀,引導同學們思考其中道理,并打開在線閱讀,即使相隔兩地,但通過互聯網線上分享,實踐隊員與孩子們仍實現了“天涯共書香”。
圖為志愿者介紹《綠山墻的安妮》一書
為強化鄉村兒童環保意識、護水意識,讓小朋友們從小就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實踐隊員為鄉村兒童帶來了一堂有關垃圾分類知識的環保課。本堂課旨在讓小朋友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及小學生該如何做到垃圾分類。志愿者列舉了保護環境和水資源的重要性,闡述垃圾分類在環境保護起到的作用。并和小朋友們一起進行線上垃圾分類小游戲。

圖為護水環保科普課堂
本次暖風支教實踐活動將發揮了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的專業優勢,讓鄉村小朋友了解到化學魅力,同時增強支教隊員們的青年責任感。支教隊員們希望通過支教活動的引導,讓鄉村小朋友更好地學習知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好好學習,努力成為一名棟梁之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