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濰坊7月24日電 (通訊員 黃雪晴)城鎮化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集中高素質的人才,推動城市和經濟不斷發展,改善生活條件,利于更高水平的建設現代化城市。為響應國家號召,探索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7月20日,曲阜師范大學見微知著實踐隊抵達青島市膠州市阜安街道市南社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城鎮效率要提高,限制因素巧化解
土地問題是我國當前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當下土地矛盾存在一定的問題,土地利用效率低,農村宅基地未得到合理的規劃等。而隨著全球糧價的持續走高,我國的土地安全顯得日益重要。社會實踐隊員在對社區居民的調查中發現,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青島市的城鎮用地迅速增長,城鎮外延擴張造成稀缺土地過量消耗,城市建成區面積增加。
在調查中,居民們說:“社區及政府會給我們的土地進行麥子、玉米還有其他谷物的一些農作物補貼。土地也都對外進行承包經營了。”外包土地不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也可以增加居民收入,減少土地荒廢。政府對當地城鎮化的居民及其相應土地會進行麥子和谷物的多種補貼,一定程度上解決城鎮化中的土地問題。在城鎮化時,除了正常城鎮用地外,往往會追求城市形象建設,如建造寬大的廣場、過寬的馬路、大型辦公樓,浪費大量土地資源。過高的建設用地比例,使得資源和環境的瓶頸制約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尖銳。另外在城鎮化建設中,往往只注重城市規模擴張,造成了土地集約利用的下降。同時在集鎮和村莊,又存在用地散亂,土地用途與功能配置不合理,用地低效、閑置普遍的現象。

圖為社會實踐隊員與社區居民對城鎮化問題進行交談。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航 攝
新型城鎮化,對比中成長
在實踐中,社會實踐隊員們通過對不同人員的參訪,對城鎮化的新老發展進行了對比,總結了新型城鎮化的優點。
傳統城鎮化過程中于普遍存在著重視經濟發展而輕文化、重視生產卻輕生活的傾向,導致城鎮發展不平衡,進而造成城鎮功能單一或功能的專業化程度不高。除此之外,成員們還發現傳統城鎮化走的是先發展、后治理的道路,輕視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保護,由此造成了資源消耗、有害物質產生以及溫室氣體大量排放等諸多問題。
而對于新型城鎮化,社區人員的反應則不同。新型城市化的目標是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全面轉變的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其次,新型城鎮化的動力更加平衡,主要是通過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來協調帶動發展。與傳統城鎮化過程相比,能夠協調環境、社會與人類的關系。

圖為社會實踐隊員對社區情況進行了解。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航 攝
德智體美全覆蓋,建造幸福社區
在走訪中社會實踐隊員們發現,該小區有健身器材、娛樂設施等一應俱全。社區有專門的乒乓球館,以便居民鍛煉身體。居民們說:“社區會不定時的舉辦一些比賽,對于我們這些喜歡打球的,十分方便。”另外,社區還有各種課程,像廣場舞、腰鼓等。并且,社區還聘請了專門的老師進行指導。
隊員們發現該社區形成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體系,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活動舉辦,都很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的滿足感與幸福感。

圖為社區文藝表演。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航 攝
展望未來,共繪宏圖
新型城鎮化正處于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階段。在走訪調查中,社會實踐隊員們發現在當今,社區采取共治共管共享,居民對城鎮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放眼未來,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與城鎮化發展相關聯,城鎮發展方式加速轉型,新舊能源加速轉換,城鎮融合發展步伐加快,不斷充實人民的錢袋子。
面對種種難題,我國的新型城鎮化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市民生活質量,深入改革,促進城鎮區域的不斷發展,創建新型城鎮化典型。重視城鎮建設中的土地問題,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居民滿意度,建設新型城鎮化。

圖為見微知著實踐隊青島分隊。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