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縣域城鎮化,實踐探訪入市南
中國青年網日照市7月25日電(通訊員 王帆)
近年來,山東省穩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大力推進縣城建設,縣城實現了人口集聚、產業集中、功能集成,邁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縣域城鎮化發展有助于推動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建設經濟發達、生態優良、生活幸福的現代化山東半島都市圈。為響應國家縣域新型城市化建設的號召,深入了解膠州市市南社區的鄉村城鎮化建設情況,7月22日,曲阜師范大學(日照校區)見微知著實踐隊抵達膠州市市南社區,開展了為期一天的縣域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發展調研。
深入溝通明情況,城鎮問題早解決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社區相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航 攝
7月22日上午,見微知著實踐隊到達市南社區村民委員會,工作人員熱情招待了實踐隊員,并向隊員詳細介紹了市南社區建設前后生活環境的變化。實踐隊員就城鎮化過程中產生的部分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實踐隊員表示:“縣域城鎮化的發展是必然的,社區城鎮化發展之后更加方便管理,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并共享文明成果的重要路徑”。
“我們要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優勢,積極謀劃、發展特色產業,更大力度在“各自特色”上下功夫。我們要看到,只要充分發掘、眼光獨到,每個地方總有其自身優勢的,借助政策東風,抓住“縣城城鎮化”的重要政策機遇,一定能夠把山東省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得更強更有力。”市南社區工作人員對于團隊的實踐研究表示。
踐行實踐出真知,城鎮發展先知道

圖為實踐隊隊員走訪市南社區了解本地特色剪紙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航 攝
膠州剪紙是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1954年在洋河鎮曲子村張家塋出土的五幅剪紙原件,證明了至少在五百年前剪紙在膠州就極為流行。在2007年列入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中國文聯授予膠州市“中國剪紙之鄉”稱號。
當日下午,實踐隊員來到當地剪紙藝人高義蘭老師的工作室,當大家看到墻上桌子上全是精美的剪紙作品時,不禁對高老師產生了由衷的敬意。談起剪紙,高老師稱自己“從小就愛剪,跟著媽媽,姥姥一起剪。”一把剪刀,一張紙,在實踐隊員看來,唯有十年如一日般的堅持與熱愛,才能塑造出如此完美的作品。
緊抓知識廣流傳,城鎮文化入民心

圖為實踐隊員在圖書館查閱資料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航 攝
市南圖書館是一所嶄新的圖書館,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體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圖書館舊貌換新顏,嶄新的書籍,整潔的環境,為社區居民營造了舒適的學習氛圍。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圖書館的建設程度可以反映出一個社區的文化教育水平。實踐隊員在查閱資料的同時,也深切體會到了文化傳播帶給人們知識上思想上的改變,并對圖書館的建設表示十分的認可。市南社區的圖書館在近幾年得到明顯的建設和改善,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這不僅反映了縣域城鎮化下的社區發展狀況,也體現了市南社區的文化底蘊和對教育的重視。
各項工作嚴落實,城鎮建設向未來

圖為縣域城鎮化建設中的一角——文藝演出會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航 攝
“奮進新征程,喜迎二十大”,演出小組的阿姨們喊著響亮的口號給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心準備的表演,實踐隊員也在實踐的過程中聽取了一場“響亮”的快板。
伴隨著演出會館的參觀,此次的社會實踐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通過對市南社區的深入調研,隊員們發展情況有了大體了解,對相關政策也有了更深的見解,隊員們積極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為今后的城鎮化建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次調研活動讓我知道了市南社區的現狀,相信在黨和政府的支持領導下,我們膠州市市南社區一定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實踐隊隊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