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積累的寶貴財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食物的需求也由基本溫飽向追求品質營養和口感的多元化轉變。為了了解品味傳統文化之美,探索傳統文化中大食物觀的奧秘,2024年2月17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耕海牧漁實踐隊來到海南靈芝文化藝術園參觀,在品味傳統文化中踐行大食物觀。
參觀非遺,探索大食物觀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指出“要向耕地草原海洋森林、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為了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與大食物觀的關系,我們于2月17日來到南靈芝文化藝術園參觀了靈芝的生產。上午八點,實踐隊員到達了靈芝園,海南靈芝園坐落于瓊海市嘉積鎮,遠離城市喧囂,是一片清新的大自然境地。踏進靈芝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綠油油的靈芝田,每一株靈芝都綠意盎然,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靈芝香氣,讓人倍感心曠神怡。向前走我們看到了很多工作人員在對靈芝的生長進行檢查,我們與負責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了解到來訪意圖后,工作人員對我們表示了歡迎,并帶領我們進入了靈芝園,一進入靈芝園,相關負責人就很熱情地把我們帶到了靈芝展覽區,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園區內展示的各種類型的靈芝,比如破壁靈芝孢子粉和泰山赤靈芝等等,目不暇接,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孟浩然那句“焚香宿華頂,裛路采靈芝”。據負責人劉先生提到“靈芝作為傳統營養食品,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靈芝被視為祥瑞之物,具有富貴、長壽的象征意義,更被譽為“仙草”和“回生草”,表明了靈芝在古人心目中的神秘色彩和高超的藥用價值。”

圖為靈芝晾曬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趙昌遠供圖
解碼靈芝,發掘營養內涵
為了讓我們更了解靈芝,劉先生帶領我們來到了靈芝晾曬區,一進門,迎面而來的是絲絲微苦的靈芝香氣,接著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以前沒有見過的靈芝,講解員帶領我們觀察了靈芝的形態、顏色和不同種類、培育和加工過程并向我們介紹到“在中國飲食文化中,靈芝也是一種營養價值豐富的食材。它含有蛋白質、氨基酸、揮發油和多種維生素及大量的礦物質,特別是鐵離子,對于缺鐵因素導致的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此外,靈芝的食用方式多樣,可以煮粥、燉湯、泡茶等,也可以直接咀嚼食用。”這大大提升了我們對靈芝的認知。與此同時,園區內還有藝術表演和自然風光供游客欣賞,讓我們能夠更深層次地感受到了靈芝的魅力。

圖為負責人為實踐隊員介紹靈芝品種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趙昌遠供圖
仔細想來,這是我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察靈芝,在這過程中伴隨著負責人的介紹,我們看靈芝,嗅靈芝,品靈芝,我們對靈芝的認識也從僅僅是中藥變成了對靈芝小有見解。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我們深入調研訪談,發現傳統文化與大食物觀和糧食安全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先民們智慧的結晶,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著有益借鑒。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飲食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全球貿易、互聯網經濟的推動下,我們可以吃到的食品種類也越來越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傳統食品應積極適應時代發展,與此同時,我們要注重發現傳統文化與大食物觀之間的聯系,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通訊員 周美彤)

圖為實踐隊員合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周鈺晴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