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適應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需要,探索特色發展道路,在驕陽似火的七月,我跟隨“E行朐邑”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山東臨朐五井鎮隱士村,一條條道路平坦整潔,一道道排水溝井然有序,一個個花池綠意盎然,一戶戶美麗庭院里歡聲笑語……一幅景美人和的鄉村畫卷向我們徐徐展開。
“歸巢云雀爭枝墜,折耳黃兔竊新芽,處處炊煙看不盡,一環明月灑農家”,清晨,萬籟俱寂,東邊的地平線泛起的一絲絲亮光,小心翼翼地浸潤著淺藍色的天幕,早晨8時,我們實踐團隊到達了隱士村。房屋順河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村中古樹、古跡、石房、石巷布局點狀分布,隨處可見,勾畫了這里無限的田園意境。滿眼的綠色,讓仲夏的酷熱消散不少,當我們一行人初次踏進這個宛若世外桃源的村子時,我驚嘆她的淳樸、她的天生麗質,清水出芙蓉。
接著我們一起參觀了隱士村的村史館,書記說,這個村史館介紹和記錄了隱士村的起源與發展,這里的資料都見證了隱士村的成長。我觀看了隱士村的宣傳片,深深感受到了隱士村別具一格的春夏秋冬。尤其是金秋十月,金燦燦的柿子壓滿枝頭,很是壯觀,村民們忙著摘柿子、涼柿子。隨后,書記依次為我們介紹了隱士村發展的歷史、對隱士村發展起重大作用的人、隱士村柿子系列產品和幾十年前村里的農作工具等,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隱士村的文化和柿子產業。
此次來到這里,我真的感受頗深,“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真正明白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以生態宜居理念引領鄉村綠色振興的路子,先實現農村的“美”,然后圍繞農村的“美”實現農業的“強”和農民的“富”,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重要支撐。隱士村的“美”不僅僅是建設美,還包含了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韻味“美”。隱士村的文化從遼至今,一直是非常厚重的,隱士村的人文,地理,歷史無一不另我們感受到這淵遠文化,體會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國夢的魂與根。
“小隱在山林,大隱于市朝”,作為遠近知名的“柿子嵧”,隱士村近幾年緊抓臨朐縣發展全域旅游的好機遇,借助美麗鄉村建設,突出“隱、柿”理念,成立隱士人家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確定了“政府引導、公司運營、合作社牽頭、農戶入社”的運營模式。現在的隱士村,正是圍繞柿子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緊跟時代潮流,積極探索銷售渠道上的創新,從原來的傳統渠道,拓展到如今的電商渠道,好產品找到了好銷路。通過此次調研走訪,我充分認識到,如今,村里的老百姓都學會了微商、電商,快遞直達村里,渠道廣了,價格高了,錢真正裝進了自己的口袋,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從一個原有的省定貧困村成為了鄉村旅游知名村、柿餅生產模范村,實現了脫貧致富。
五井鎮隱士村依托自身的自然資源稟賦和“柿”產業,從一處三面環山、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此次歷程,讓我深刻領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今后,我應積極把所學專業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當中,増強對國情、社情、民情的認識,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能力,切切實實幫助當地的政府和百姓,讓當代學子的青春風采真正地綻放在我國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當中。
作者:付佳來源:山東理工大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