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13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2022學術年會順利召開。本屆年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提供指導,學習科學研究分會主辦,南方科技大學承辦。本次會議主題是“學習科學與未來教育”。由于疫情原因,本屆年會采用線上形式召開。
本屆年會內容豐富,50多位師生、近40位志愿者參與了會務工作。本次大會共計召開了34場會議,其中大會主會議3場(含1場理事會)、大會工作坊13場、大會子會議18場;共計有356場學術報告,其中大會主會議4場報告、2場圓桌論壇,大會工作坊166場報告,大會子會議184場報告。近500名學習科學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研究和實踐人員、研究生等,圍繞學習科學的定位、前沿熱點問題、研究設計與實施、未來發(fā)展趨勢等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3萬余人參與了同步直播會議。
另外,本屆年會還邀請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JimSlotta教授、香港大學的CarolChan教授、南方科技大學的趙建華教授和華東師范大學周加仙教授四位重量級專家做大會主旨發(fā)言。溫大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2位研究生黃俊、周瑋同學參與了這次會議并對論文進行匯報,兩位同學的論文分別在鄭曉麗老師、楊剛老師的指導下完成。
黃俊同學匯報的是《面向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爭論式教學應用研究—以STEAM教學情境下的信息技術課堂為例》一文,該研究以在STEAM教學情境下的信息技術課堂為例進行的基于爭論式教學支架的STEAM教學案例設計及開發(fā),采取實驗組與對照組前后測準實驗,結合課堂觀察、訪談等方法探究基于爭論式教學支架的STEAM教學模式和心智旋轉水平對小學生計算思維和認知負荷的影響,以期為STEAM教學情境下小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提供參考,拓展爭論式教學的實踐應用。
周瑋同學匯報的是《智能認知性診斷反饋策略對英語寫作成績、認知結構以及遷移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一文,該研究采用準實驗法和訪談法等方法探討智能認知性診斷反饋策略對學生寫作成績、自我效能感、認知網絡結構以及遷移能力的影響,以期為提升EFL學習者的寫作能力,優(yōu)化其寫作質量提供新的路徑。
匯報結束后,現場參會人員對發(fā)表內容進行提問交流。參會人員踴躍提問,會場學術氛圍濃厚,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成效。
參會人員討論交流最后,在本次會議當中,大家對共建學術共同體的重要性達成共識。學習科學重視研究方法的規(guī)范使用,采用基于設計的研究能夠有效探索學習如何發(fā)生、發(fā)生的條件以及如何為學習提供支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更應該具有學術共同體意識,扎根基礎教育研究,在學習科學領域不斷探索和實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大學校園網來源:大學校園網閱讀:
社會實踐經歷推薦
為確保我院畢業(yè)實習工作的穩(wěn)步有序開展,切實加強畢業(yè)實習的過程管理和實習效果。
2022年11月11-13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2022學術年會順利召開。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促進學校的學風建設,鍛煉同學們的應變表達能力,活躍學院人文氣氛,推進大學生的素質教育
2022年8月16日,由于疫情影響,我們小分隊采取在自己家鄉(xiāng)參觀紅色景點,學習紅色文化。開啟了屬于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公益意識,支持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向雷鋒學習的精神,奉獻出自己的愛心和力量,培養(yǎng)他們不怕吃苦不怕累,彰顯當
此次團會的主題為“我與二十大——對二十大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詞”,在團支書的主持下會議順利進行了,會議主要圍繞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
十年跨越,書寫彪炳史冊的時代答卷。十年奮進,成就氣貫長虹的恢弘史詩。為深刻把握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里程碑意義
一塊方正的電腦屏幕前,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白楊坪林區(qū)九年一貫制小學的孩子們早早的坐在了課桌前,期待著遠隔千里的老師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