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疫情防控變為常態化,線上教育在城市中日漸普及。但是,在我國農村以及貧困地區,線上教育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等化成為鄉村扶貧重中之重。
此次愛心支教活動小白楊實踐團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孩子們開闊眼界、拓展能力,為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白楊坪林區城鄉教育資源均衡發展貢獻了青春力量。”雖然不能在線下和孩子們相聚,但大家對于線上的教學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季梓璐認為“知識不是最為核心的部分,對孩子們進行積極的人生觀的引導和興趣的培養更為重要。”
由于參與愛心支教活動的小朋友們年齡跨度較大,從幼兒園大班到小學六年級,如何合理教授他們感興趣的知識這一問題變得至關重要。季梓璐同學依據各個階段小朋友們的興趣愛好,以及不同的知識儲備量,精心準備了生物科學課程。結合PPT課件以及相關視頻,生動的為同學們講解生物相關的知識點,從動物到植物,從生物分類到光合作用,深入淺出的為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生物知識。
網線傳遞新知識,知識傳遞新力量
小季老師表示,當地孩子們對微生物的認知較為欠缺的。因此小季老師在對微生物板塊進行講解時,用簡單易懂的圖片進行輔助理解,介紹各種微生物的特征與作用,并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檢測小朋友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與孩子們的積極互動中,加深其對生物領域的認知。聽著課堂上小朋友整齊響亮的回答聲,下課時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大家也逐漸的適應了線上課堂的狀態,沉浸在了季梓璐老師的生物課堂。在第一節課結束后,感受到了孩子們對新知識的熱情渴望,以及小朋友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后,小白楊實踐團的成員們也對線上支教課堂有了更大的信心。緊接著是小白楊實踐團的吳雙老師為同學們帶來的快樂游泳課程。
據國家衛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有5.7萬人死于溺水,平均每天有88個孩子因溺水死亡,顯然溺水已成為青少年最主要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之一。農村里的孩子安全意識和應對危險的能力都較為薄弱,對于林區的孩子們來說,游泳安全教育刻不容緩。吳雙說:”每個人都應該對游泳這一項技能都有所了解,但同時也應該對此保持敬畏之心。”游泳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增強身體的同步協調能力,最重要的是它還有一定的保障自身安全的作用。吳雙通過講解游泳的歷史以及相關教學視頻,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激起了孩子們對游泳的興趣。孩子們緊緊盯著屏幕,看著吳雙老師講解著有關于蛙泳的知識,透過孩子們的清澈的眼睛,吳雙似乎感受到了孩子們對于游泳的迫不及待。
小白楊實踐團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在線上吳雙一一講解動作要領并進行示范,讓孩子們提前熟悉下水游泳時的動作,在寓教于樂的學習中不斷提升游泳意識,不至于到真正下水慌張失措。在線下,由學校的各位老師帶領孩子們到正規安全的游泳場所,在安全員的陪同下進行動作練習,對小朋友們的安全進行全方位的保障。
千里距離近在咫尺,愛與熱情共傳遞
連接網絡,屏幕亮起,一些神奇的變化、溫暖的互動打破了時空障礙。小白楊實踐團在特殊時期開展不一樣的支教形式,
通過線上教學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可以更加輕松地學習從未了解的新知識。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小白楊團隊負責人王冬悅老師說:”希望通過團隊的努力點亮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照亮山野,改變這些學生的未來。”小白楊實踐團的成員們接過無數先輩傳承的薪火,用無形的網絡傳遞著愛與熱情,用實際行動助力林區教育事業的發展,致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