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調研,貼緊真實人民生活
8月18日,“淄博城鄉融合發展”實踐團來到了錢家村的錢裕園小區,進行基層的調研,對居民的基本生活,社區服務改進,社區發展現狀,新時代文明實踐等提出了疑問,小區居民對實踐團的問題進行了熱情而誠懇的回復。
圖為實踐團成員合影 高智 攝
實踐團首先采訪了社區的安保人員,對小區內的安保情況進行了記錄分析。小區以網格形式劃分,每網格290戶左右。社區黨員和安保人員相配合,做好社區里的網格管理和社會管理,分別關注并治理社區安全、醫療、計生、城市管理、勞動保障、環境衛生、糾紛調解、便民服務、代辦服務、群眾滿意度等,旨在群眾在哪兒,服務就在哪兒。
緊接著,社區里的網格衛生員也接受了采訪。在采訪調研中,衛生員指出現在我們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社會正在興興向榮,人民的生活也都很滿足,這個社會也正在以以前沒有的速度飛快發展,小區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目前社區的人民生活基本上沒有很大的問題,小的問題就是社區很大,但是安保、清潔人員有點少,并且工資也不高,導致他們幾個人忙起來真的很忙,沒有合適的報酬。采訪完,實踐隊主動幫忙衛生員打掃完了衛生。
圖為實踐團與工作人員合影 高明發 攝
實踐隊對兩位在路邊乘涼聊天的奶奶進行了采訪。一開始兩位奶奶不清楚實踐隊的來意,表明來意后,奶奶們說是來幫家里看孫子孫女的,沒怎么來過城里,來了之后發現現在在小區生活很方便,買東西價格也便宜,到哪里都可以找到超市,出行也到處都是共享單車,出租車,小區內也很整潔,時時都可見保潔人員打掃衛生,安保人員巡邏檢查。一直也向往城市生活,來了之后發現比想象中的還要好。
而后,實踐隊對正在蕩秋千的一位老奶奶進行了采訪。問起了現在生活和以前生活的對比,居民表示,現在的生活質量真的是肉眼可見的提升,老人生活有補助補貼,醫院看病給報銷,飲食也從吃的飽不飽到了吃的好不好,想去的地方坐公交就可以去,還有專門的老年卡,晚上還可以在廣場跳舞,基本上養老生活就成了享受了,沒有壓力每天都很放松,都可以開開心心無憂無慮的生活。
小區內有位居民主動提出了要被采訪,提出了小區里的一些問題。實踐團同樣對社區里的生活狀況和物業狀況,阿姨說小區里該有的設施應有盡有,該有的管理人員也都設置上了,但是設施過多,管理人員管理不過來,小區還給管理人員安排一些別的任務,那這樣就更管理不過來了。業務人員處理事務還能讓人滿意,物業費每個人才五毛錢,就是處理問題不是很及時,可能會導致一些居民的投訴。她還說現在物價飛速上漲,應該給社區的人員漲漲工資,這樣能讓他們干起活來更有勁,更有效。
實踐團又對社區里以為年紀比較大的居民進行了采訪。老人表示,我先可以深深地體會到社區對人的關心,還有社保的好處。“人老了就害怕生病和沒有依靠,現在小區對人很關心,小區里由系統可以查到你,并且小區里人們都會讓你熱情,都會給你他們能給的幫助。我現在年紀大了,對社區事務關心的也比較少了,但是社區里的管理人員對社區管理很用心。”
圖為實踐團與工作人員合影 高明發 攝
最后,實踐團的隊員集合拍照,對一上午的社會實踐進行了資料整合和對頭分析,并對采訪的內容進行了回憶轉述。好的社區要以社區里的人為中心來開展活動、制定規章制度,加強社區建設應該以民生建設為中心,保護好人民的利益。社區的管理不僅僅是靠社區管理人員,而是靠每一個居民共同努力,發揮居民自治的功能,需要集中大部分人的思想和想法,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民主文明和諧的社區。同樣,居民之間還需要加強溝通,比如說建立聊天群,可以在里面反映問題,提高居民監督作用,平時也可以聊聊天,在群內發布通知,了解民情。
圖為實踐團成員合影 李淵昌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