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裝點美麗宜居鄉村
實踐隊員們實地探訪云頭崮村,走進這個建在山坳里的村子,探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協調發展理念。云頭崮村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因南山頂上常有云霧繚繞,村建其下,故名云頭崮。村子因三面環山,實踐隊員順著寬闊整潔的道路走進村莊,立刻就感受到村內空氣非常清新,目光所及之處更是一片郁郁蔥蔥。
與平常村落不同的是,云頭崮村位于風景秀麗的嶗山風景區西麓,山上多奇峰怪石,樹林茂密,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景色讓實踐隊員們驚嘆連連。

為了解村莊的發展歷程,從中汲取鄉村振興的寶貴經驗,實踐隊員們向村民們展開走訪調查。經過采訪實踐隊員們驚奇地了解到,在歷史上的云頭崮村并不是如此,因曾經缺乏環境保護意識,村民過度砍伐和放牧導致山體破壞和水土流失,村民在靠天吃飯的溫飽線上掙扎,生活和當時的生態一樣貧乏。
“多虧了現在的政策,”一位閑坐在村內的涼亭的村民李大爺告訴實踐隊員們說,“在村莊的山道旁種下大仙桃和關爺杏,在山坡上栽植了千畝茶園,荒山有了色彩,我們村民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還住進了紅瓦綠樹的回遷房。”說到這里,李大爺的臉上滿是生活富足的笑意。

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實踐隊員們意識到,村內的千畝茶園的建設是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典型,于是前往茶園進一步展開針對性采訪調研。在村民的指引下,實踐隊員們踏上前往茶園的道路,而這條路也不是泥巴土路,而是水泥硬化的寬廣的旅游觀光大道。不管是村內山清水秀的風光,茶林相依的環境,還是寬廣的旅游的觀光大道,從中實踐隊員們都看出村民們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決心。

于是實踐隊員們來到茶園,找到一位正在樹下乘涼休憩的茶農,向他了解茶園的發展情況。原來,這茶園是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由當年的果園轉變而來的。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引進了自動變頻微灌系統,同時加高堤壩、增加水庫庫容,將果園變成了“千畝”茶園。不僅如此,還購進了優質茶葉的先進加工設備,成立了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茶葉公司,打造本土品牌。看著村民們臉上富足的笑容,實踐隊員們深刻的體會到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在保護村內風光的同時也能夠有收獲可觀的經濟收入。將生態發展農業及旅游相結合打造的村莊不僅生態宜居,更生活富足。
新媒體宣傳拉動鄉村振興
經過實地考察,實踐隊員們感受到的不單單是整潔的村莊環境,健全的公共服務,更有秀美的田園風光和熱情洋溢的精神風貌。無論是村民們的建設理念,還是對特色鄉村文化的挖掘和提升,以及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那種責任和激情,都非常值得實踐隊員們學習和借鑒。
在參觀完村內的環境風光,并做有針對性目的性地采訪調研后,實踐隊員們展開討論,想要做到的不僅只是來過,更是要以新時代青年的姿態結合自身本領為云頭崮村的鄉村振興添一份力量。

云頭崮村近年來基礎設施及旅游相關產業發展逐漸完備,村內風景秀麗,堪稱世外桃源,可是知名度較低,游客較少。于是實踐隊員們決定通過利用新媒體這一工具幫助村莊建立村莊公眾號并在其他網站進行廣泛宣傳,增加云頭崮社區的知名度,展現云頭崮社區的新風貌,關注鄉村振興事業中涌現出的創業故事、正能量的“三農”人物、別具特色的村落,將這些故事用最鮮活的形式報道出來,全面展示鄉村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