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建海洋文化的生動注腳,千年木蘭溪的治理之路,已從治水安瀾的壯舉,躍升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典范。近日,泉州師范學院“潮涌閩海,和合致遠”社會實踐隊溯溪而行,解碼“河海相濟”的系統治理密碼,以青春腳步丈量生態文明的和諧之路,奮力繪就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新卷。
治水初心溯源曲
實踐隊探訪木蘭溪治理展示館,系統梳理流域治理的歷史脈絡。從“裁彎取直”破千年水患、“四水共治”實現系統治理,到“數字木蘭溪”實時監測的迭代脈絡,彰顯“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 在與館長的深入交談中,隊員們進一步理解到,木蘭溪的治理實踐既是治水成功范例,更是踐行人水和諧的鮮活教材,讓“久久為功”的治理智慧與生態
![]() ![]() |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木蘭溪綜合治理展示館參觀學習 |
民生共富
從“單村獨唱”到“片區合唱”,木蘭溪兩岸的民生圖景持續更新。在雙福村,隊員們于掛滿枝頭的荔枝間,體會生態賦能的村落活力。走進后黃社區,與村支書深入交談,從村民講述與支書介紹中,探尋“片區聯動、以點帶面”的發展脈絡。從荔枝林的生機到社區變遷的故事,無不彰顯著“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
![]() ![]() |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雙福村走訪調研 |
青年擔當奮進曲
實踐隊以專業實踐踐行使命擔當,漫步福建玉湖沿岸,在細致觀測河邊生物、沉浸式感受人水和諧共生生態圖景的同時,以專業知識為依托采集水樣檢測,用科學數據印證治理成效。同時,實踐隊在玉湖之畔錄制主題思政微課,讓青春力量深度融入流域治理實踐,為“河海共生”的未來圖景注入新動能。
![]() ![]() |
圖為實踐隊在玉湖為水質監測取樣 |
此次實踐,隊員們于木蘭溪“蝶變”中深悟生態與民生的共生之道,將治水興邦的擔當精神融入青春血脈。在未來,實踐隊將傳承福建海洋文化開放包容的基因,深植“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在高質量發展的壯闊征程上,奮力奏響“河海相濟”的時代交響曲。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