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技術小組通過圖表與現場照片,系統展示了團隊在多處采集的水樣和底泥樣本檢測結果。經現場快檢,大部分點位水質指標穩定在地表水Ⅲ類標準。實踐團成員們還現場演示了便攜式多參數水質檢測盒的操作流程,確保檢測方法可復制、可推廣。
隨后,三支調研小分隊依次匯報“濕地—社區—產業”聯動成果:馬踏湖周邊違規養殖點已經有序清退,新增生態修復面積正在逐步擴大;在華溝村的會議室中,村干部以“醬油水”變“生態湖”的親歷,講述二十年治污故事;麻大湖小組通過現場勘察植被以及檢測麻大湖水質,將多個采樣點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形成麻大湖濕地生態健康狀況的基礎“生態圖”。
最后,全體成員圍繞“數據缺口如何補齊”“典型案例如何凝練”“線上科普如何破圈”展開頭腦風暴,并現場敲定下一階段任務,用青春語言講好黃河濕地故事。本次中期總結會既是一次嚴謹的科學復盤,也是一場面向未來的青春誓師。澤被未來實踐團將繼續秉持“把課堂搬進濕地,把實踐寫在岸邊”的信念,以更加扎實的腳步、更加嚴謹的數據、更加熾熱的初心,為區域濕地永續發展貢獻源源不斷的青年力量。
撰稿人:于佳馨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