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入經二路社區服務中心,“濃情老商埠,服務全天候”的標語便讓人倍感親切。社區工作人員正忙碌地整理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居民們圍坐暢談環保心得,熱鬧又溫馨的氛圍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簡單對接后,實踐隊隊員們在活動大廳拉開了綠色低碳科普宣講的序幕。

結合電氣工程專業優勢,隊員們化身“科普小講師”:用通俗語言拆解光伏發電原理,分享家庭節能小妙招,更通過“一度電的旅程”動畫演示,讓居民直觀感受綠色能源的魅力。
“空調調高一度每天能省多少電?”“電動車充電怎么避免浪費?”現場互動頻頻,一個個貼近生活的問題引發熱烈討論,專業知識在輕松交流中悄悄融入日常認知。

宣講間隙,社區的“科普時間”同樣干貨滿滿。垃圾分類指導員通過模擬垃圾處理流程,詳解廚余垃圾變肥料、可回收物再利用的奧秘。隊員們不僅弄清了外賣餐盒的分類標準,更真切體會到——日常垃圾分類里,藏著不少科學大學問。

社區工作人員還帶來了網絡安全“必修課”:“陌生鏈接勿點、驗證碼絕不外傳”“老年人理財認準官方渠道”……一句句實用提醒,筑牢大家的防范意識。針對“未成年人游戲充值管理”“中獎短信核實”等問題,工作人員耐心解答,還手把手教了幾招手機安全設置技巧,實用度滿分!

活動尾聲,隊員們與社區代表圍坐交流。社區主任感慨:“綠色低碳與網絡安全都是居民剛需,這樣的雙向學習,拉近了社區與青年的距離。”隊員們也紛紛表示,從社區垃圾分類實踐中看到了科學落地的成效,網絡安全課更是補充了必備生活技能。

這場雙向科普,不僅讓知識在校園與社區間流動,更搭建起一座溫暖的共享橋梁。“青衿新程筑夢行”實踐隊將帶著此次經驗繼續前行,讓科普在雙向互動中更有溫度、更見實效!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