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強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在此政策下,2025 年 7 月 9 日,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星火筑夢”社會實踐隊走進龍南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隊員們以訪談為鑰、以腳步為尺,在與村民的對話中聆聽文化傳承故事,于圍屋的磚瓦間探尋客家文化與紅色文化的當代生命力。
圍屋訪談:老人口中的歲月回響
在隘背圍的古巷中,實踐隊員們與一位87歲的爺爺促膝長談。當被問及居住情況時,爺爺笑著說:“我87歲咯,愛人去田里鋤草啦。”談及對當下生活的感受,他那句“很幸福愉快”的回答,簡單卻飽含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成為龍南煙火日常里溫暖的注腳。隊員們記錄下爺爺的講述,字里行間流淌著的是圍屋人家世代相傳的生活智慧與對家鄉的深厚情感。

圖為實踐隊員與居民交談 王雨軒攝
紅色追尋:圍屋與遺址中的初心印記
煙園圍作為革命遺址,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意義。其建筑保留客家傳統風格,青磚黛瓦間透露出歲月痕跡。隊員們實地聆聽講解員講述這里的紅色故事,了解到紅軍領導當地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等事跡。大家用鏡頭記錄下煙園圍內紅軍曾在內外墻壁上用墨水書寫的《共產黨十大政綱》等標語,隨后隊員們前往金蓮村的工農紅軍到龍南歷史陳列館重走紅軍小道,與歷史對話,深刻體會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與無私奉獻精神。

圖為實踐隊員紅軍小道合影 實踐隊老師攝
對比研討:圍屋發展中的振興思路
夜幕降臨,實踐隊員們在隘背圍與游客展開交流。游客們分享了對圍屋發展的看法與建議。隊員們用筆記本記錄下游客的建議,并結合自己的思考,探討如何在保護圍屋原始風貌的基礎上合理開發旅游資源,以及如何更好地將客家文化和紅色文化融入旅游體驗。這些討論為后續調研報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視角。

圖為實踐隊員與游客交談 王雨軒攝
參考與感悟,為推動客家文化與紅色文化的傳承振興貢獻青春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中,“星火筑夢”社會實踐隊在圍屋的磚瓦間打撈歷史記憶,在傳統技藝中探尋客家智慧,從紅色遺址里拾取初心印記。未來,隊員們將帶著收獲的思力量!
作者:贛州師專“星火筑夢”實踐隊 肖運輝、余坪靜、王雨軒、陳雨希 來源: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近日,托管班聚焦法律知識啟蒙與心理健康教育,創新開展專題教育活動,以法治智慧滋養成長,以心靈關懷守護童心,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兼
2025年7月8日,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星火筑夢”社會實踐隊兵分兩路,深入基層,同步開展了富有成效的社會實踐活動。一組成員奔
7月8日,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星火筑夢”社會實踐隊延續客家文化調研熱情,于正桂村開啟“童心港灣·教學相長”主題活動,并圍
晨光熹微,步履不停。7月8日,中文系“星火筑夢”社會實踐隊,隊員們懷揣著深入了解當地風土人情、探尋文化根脈的熱情,繼續深入里仁鎮
2025 年 3 月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強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在此政策下,2025 年 7 月 9 日,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星
2025年7月7日,湖北省秭歸縣,這個以臍橙聞名的小城,再次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秭歸,被譽為“中國臍橙之鄉”,其臍橙產業不僅歷史悠久
2025年7月7日,武漢東湖學院法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16位師生,蒞臨湖北省秭歸縣,就“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及農業輿情管理”這一主題進行了深
2025 年 7 月 4 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橋梁服務團,在冷水江市麻溪村調研麻溪風雨橋廊屋榫卯結構。​該橋為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