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藝千年承風韻,環保理念顯責任
在授課的第一部分中,實踐隊員向孩子們講解了剪紙的起源與發展,讓孩子們了解到剪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藝術形式,源于民間,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發展成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融入了民間傳說、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多種文化元素,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寓意。在實踐隊員們的講述中,特別強調了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和現代環保理念。孩子們認識到,中國剪紙,是一門經由千百年的錘煉,飽含著濃郁民俗氣息的古老藝術,源于古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學和哲學觀念的重要體現之一。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是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的展現,也是人們表達情感、傳遞信息、娛樂身心的視覺符號。而現代環保理念更是告訴孩子們在這個資源日益緊張、環境壓力加大的年代,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廢舊材料,也能通過創意和巧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不僅是對自然資源的尊重與珍惜,更是對可持續發展生活方式的生動實踐。通過講解剪紙的起源與發展,實踐隊員們希望能夠激發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意識,同時也培養他們成為具有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未來公民。

剪下生靈躍紙上,山川風月織華章
進入課程的第二部分,實踐隊員在屏幕上向孩子們展示了各類剪紙,讓孩子們欣賞。花鳥魚蟲,山川風月無不顯示著人們的智慧。一張薄紙,一把剪刀,代代人民在指尖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圖案,無一不令孩子們心馳神往,躍躍欲試。最令孩子們喜愛的,是實踐隊員展示的動物剪紙,,其中的動物或跳躍,或展翅,形態各異,就像孩子們和朝夕相伴的動物玩伴的幸福瞬間被定格在了紙上。欣賞了各類剪紙,實踐隊員又為孩子們講解了不同圖案的寓意。如蝙蝠、如意、花瓶等,代表著幸福、吉祥、平安等美好的祝愿;魚、蓮花、石榴等,代表著多子多孫、繁衍不息;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樹木代表著對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臉譜、戲劇人物、神話傳說代表著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剪紙的各類樣式和不同寓意涉及到文化傳承、藝術審美以及社會變遷等多個維度,讓孩子們欣賞各類剪紙,了解不同寓意對于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欣賞傳統藝術作品和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欣賞的過程中,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想要親自操作一番。

童趣創意顯神通,團結創作共傳承
動腦設計、動手操作是本次非遺剪紙體驗課的亮點,實踐隊員引導孩子們創作自己的專屬作品,感悟剪紙的魅力。實踐隊員首先向孩子們演示了會動的小魚剪紙和垂云紋云肩團花的制作過程。孩子們看到一張普通的紅紙變成漂亮的藝術品后,驚嘆不已,躍躍欲試,期待著自己也能創作出如此美妙的作品。
緊接著,實踐隊員采用五分法團花的設計思路引導孩子們進行自主創作。耐心幫助孩子們學會如何用剪刀在紙上刻畫,如何在有限的五等分框架中創造出無限的可能。在創作過程中,實踐隊員不僅讓孩子們學習了剪紙的基礎技巧,更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剪紙藝術的獨特樂趣。他們的作品雖然略顯稚嫩,但那份專注和興趣,讓在場的每一位實踐隊員都感受到了孩子們對剪紙藝術的喜愛。實踐隊員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相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的孩子們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