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線交織成佳作,球韻流轉初品讀
正式實踐之前,實踐隊員引導孩子們思考少數民族特色運動的種類,從而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繡球運動。隨后,實踐隊隊員為孩子們依次分發繡球,并介紹到繡球運動出現于先秦時期,是由作戰工具逐漸發展成的少數民族特色運動。在講述的過程中,實踐隊員著重講解了繡球運動的寓意,即繡球作為壯鄉人民世代相傳的民間手工藝品,通常與吉祥、團結和睦以及友誼和平等積極意象相關。接著,實踐隊隊員強調了壯鄉人民對繡球的喜愛與重視,旨在讓孩子們了解到繡球在歷史文化傳承、體育競技發展以及壯鄉人民的社會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繡球不僅傳遞著祝福與喜悅,更是連接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實踐隊隊員讓孩子們親手觸摸這些繡球,感受那份溫暖與匠心,同時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對少數民族特色體育的尊重與熱愛的種子。隨著講解深入,孩子們對繡球的興趣愈發濃厚,他們不僅認真聆聽,還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現場氣氛溫馨而活躍。

圖為實踐隊隊員為孩子們講解繡球運動 羅雅文攝
繡球翻飛映童真,活力張揚樂無邊
在拋繡球練習環節,實踐隊隊員首先將孩子們帶到北部灣海洋公園的空地上,強調注意事項并劃定孩子們的活動范圍以確保孩子們的安全以及活動的順利進行。接著,實踐隊隊員按照左手握球、右手系繩、調整距離、擺動一圈、控制力度、放手拋出的步驟進行講解和示范,在此過程中實踐隊隊員給予孩子們積極的鼓勵與引導,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使其對繡球有了初步的認識,并在實踐隊員的指導下獨立地嘗試練習。完成練習進入到拋繡球準備環節后,實踐隊隊員首先對孩子們的姿勢進行糾正。從手指自然彎曲、掌心朝上,到利用手臂手腕力量的力度,再到根據拋出目標的方向變化,實踐隊隊員積極引導孩子們進行靈活調整,并耐心回答孩子們在拋繡球中所遇到的問題。接著,實踐隊隊員們帶領孩子們一起拋繡球,通過互相拋、定點拋、來回拋等多種方式讓孩子們深入體驗拋繡球這項少數民族體育運動。在不同形式的運動中鍛煉孩子們的手臂肌肉、耐力、速度、技巧,提高其靈活協調能力,激發其對民族游戲的興趣,既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快樂,也讓孩子們真切地學習到寶貴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識,感受到陪伴的溫暖。

圖為實踐隊隊員糾正孩子們拋繡球姿勢 羅雅文攝
壯鄉情深傳古今,繡球意蘊深探究
在帶領孩子們親身體驗過拋繡球后,實踐隊隊員首先通過問答的互動方式,了解孩子們在經過親身體驗后對繡球活動的進一步認識。實踐隊隊員提問到:“繡球的拋法大家還記得嗎?”孩子們積極踴躍的回答道:“我知道!要左手拿球,右手握緊繩子,將球向上劃一圈,再用繩子拋出去。”實踐隊隊員表示孩子們學得很快,掌握得也很扎實。經過采訪,孩子們大多認為拋繡球活動帶給他們健康、好的身體素質以及強壯的體魄。與此同時,孩子們表示一起完成某項任務后感到喜悅和自豪,本次活動讓他們學會了溝通、協商以及合作,真正體會到團結的力量。此外,實踐隊隊員也告訴孩子們拋繡球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易事,需要反復練習和不斷嘗試,這也利于耐心和毅力的培養。經過簡單的采訪之后,實踐隊隊員給孩子們總結了拋繡球運動給壯鄉人民的意義。實踐隊隊員告訴孩子們繡球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透過繡球就可以感受到壯鄉人民獨特的審美和精神追求。繡球上精美的圖案和五彩斑斕的顏色不僅是為了美觀,更代表著壯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寓意著家庭的傳承和親情的延續。孩子們都在津津有味的聽著。

通訊員(羅雅文 胡顯艷 張月月)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