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瓷都,尋訪景德鎮的陶瓷匠人,見證匠心與藝術的交融,探索每一件瓷器背后的故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溫度。“赴古韻景德鎮,興傳統瓷工藝”實踐團于2024年7月7日下午前去探訪當地著名的陶瓷手藝人彭凌燕的工作室,此次探訪不僅是對傳統手工藝的一次深度挖掘,更是對匠人精神的崇高敬意。
在景德鎮的一條古巷深處,實踐團隊找到了彭凌燕大師的工作坊。進入工作坊,隊員們參觀了陳列在展覽柜上的精美作品,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獨特的藝術韻味和文化底蘊。“瓷器是時間的藝術,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耐心與匠心。”彭凌燕大師邊指導其學生邊向隊員們介紹,從選料、拉坯、繪青、上釉到燒制,每一步都容不得半點馬虎。她特別提到,許多傳統手工藝在如今社會面臨著失傳的風險,但她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學,她就愿意教,讓這份技藝得以延續。
彭凌燕老師講解作品
彭凌燕老師學生繪制青花
訪談中,彭凌燕老師向實踐團講述了自己與陶瓷結緣的故事,她自幼受家庭熏陶,對陶瓷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數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陶瓷藝術創作中,不斷地探索與創新。她強調,陶瓷不僅是物質的創造,更是精神的寄托,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匠人的情感與哲思。
彭凌燕老師學生作品展示
隨后彭凌燕老師還談到了陶瓷藝術在現代社會的挑戰與機遇。她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傳統工藝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但同時也為陶瓷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她鼓勵年輕一代要勇于創新,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讓陶瓷藝術煥發新的生機。
團隊成員在彭凌燕老師工作室的合影
此次探訪之行,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們近距離感受到了陶瓷藝術的魅力與深度,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匠人精神的內涵與價值。在未來的日子里,實踐團將繼續致力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讓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得以延續。
河海大學“赴古韻景德鎮,興傳統瓷工藝“實踐團 責任編輯:吳欽涵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