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夢詩韻實踐團走訪濰坊市樂道院
隨著暑假的熱浪滾滾而來,農夢詩韻實踐團滿懷激情與期待,踏上了“三下鄉”的征途。這一次,實踐團的足跡停駐在了充滿故事與深情的濰坊樂道院,一場關于歷史、文化與鄉村未來的探索之旅由此展開。樂道院曾是清未美國傳教士修建的教堂、醫院和學校,但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被日軍強占并改造關押外國僑民的集中營。這段歷史不僅見證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暴行,也記錄了濰縣人民與國際僑民團結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正義斗爭。

樂道院,這個承載著復雜歷史記憶的地方,不僅是宗教與醫療的圣地,更是近代中國反法西斯斗爭的重要見證。農夢詩韻實踐團的成員們帶著敬畏之心,踏入了這片神圣的土地。在這里,他們聆聽歷史的回響,感受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平的珍貴與不易。
在樂道院的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文化的氣息。實踐團成員不僅參觀了博物館的展覽,還通過與工作人員的深入交流,了解了樂道院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內涵。他們驚嘆于歷史的厚重,也感慨于文化的傳承之不易。在這片充滿文化底蘊的土地上,他們更加堅定了傳播文化、傳承文明的信念。

除了歷史的震撼,樂道院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農夢詩韻實踐團成員漫步在古老的建筑間,仿佛穿越時空,與那些曾經在這里生活、工作、戰斗的人們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他們用筆和相機記錄下每一個值得銘記的瞬間,同時也將這份文化的傳承融入到自己的心中。他們知道,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不僅要銘記歷史,更要傳承文化,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農夢詩韻實踐團將濰坊樂道院看作了解鄉村、服務鄉村的窗口。他們深入周邊村落,與村民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了解村民的生活狀況、發展需求以及面臨的挑戰。通過參與鄉村的實踐活動,他們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能力,更在心中種下了服務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種子。
在濰坊樂道院的探索之旅中,他們不僅收獲了寶貴的歷史知識與鄉村經驗,更在傳承與創新中找到了自己的夢想與方向。實踐團成員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與引導,更需要廣大青年學子的積極參與和貢獻。
農夢詩韻實踐團成員將把這次實踐活動的所學所感轉化為實際行動,用青春和汗水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借助樂道院這一平臺,將更多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鄉村發展的動力源泉,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此次濰坊樂道院之行,不僅讓農夢詩韻實踐團的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魅力,更激發了他們投身鄉村、服務社會的熱情與決心。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繼續秉承“農夢詩韻”的精神,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撰稿:朱曉寧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