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成員共聚隆回縣南龍生態種植專業社
(通訊員 余露露 攝)
科技引領,強農產業促發展
7月21日清晨,實踐團成員與隆回縣的農業農村局密切交流并深度合作,分別前往了竹葉村、聚群村和轉龍村探尋智慧農業發展路徑。行駛在鄉野間,目之所及,是成片的水稻。稻香四溢,長勢旺盛。


隆回縣的水稻種植
(通訊員 余露露 攝)
科技賦能,產業精進。依托科技穩產增收,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這種智慧農業的發展模式,讓實踐隊員們看到了農業產業發展的廣闊前景。
農機賦能,產業振興共興旺
隨后實踐團來到了轉龍村,旨在探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新路徑。隆回縣作為農業大縣,農機服務需求迫切,但服務水平和覆蓋面仍有待提升。實踐團調研了渡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詳細了解了農機裝備的現狀、服務模式及面臨的挑戰。負責人李渡橋表示:“盡管農機化水平逐年提高,但農機與農藝的融合尚顯不足,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服務標準不統一等問題,限制了農機服務效能的充分發揮。”


實踐團參觀渡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
(通訊員 余露露 攝)
科學種茶,生金富民興產業
隆回縣茶葉種植歷史悠久,茶產業是當地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實踐團特別關注了茶產業的創新發展情況,與湖南喜來品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賀文輝進行了深度交流。在品茗間,實踐團不僅為茶葉的醇厚口感所折服,更敏銳地洞察到品牌知名度與市場策略上的提升空間。實踐團成員一致認為,智慧農業的應用將是隆回茶產業突破瓶頸、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智慧農業可以助力茶葉生產過程的透明化、可追溯,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同時充分利用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通過構建官方網店、入駐主流電商平臺、開展直播帶貨等多元化營銷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將優質茶葉送達全國乃至全球消費者手中。


湖南喜來品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茶葉
(通訊員 余露露 攝)
文字 |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赴湖北、湖南暑期社會實踐團 李想 薄建鑫 張佳慧
攝影 |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赴湖北、湖南暑期社會實踐團 余露露 金俊偉 鐘明浩
審核 |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李凡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