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王老師為方川小學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名師導讀課——《安徒生童話》。
王老師選擇了《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作為本堂課的第一個導讀故事,通過介紹情節繩、情節梯、情節表、魚骨圖這四種梳理故事的方法,幫助小朋友們加深對童話故事的理解,并令其學以致用。
7月23日上午,陳婉老師為方川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名師導讀課——《世界經典神話與傳說故事》導讀。
陳老師從邀請孩子們看圖猜神話故事入手,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孩子們積極舉手、踴躍發言。緊接著,陳老師用六何法教會孩子們如何精讀一篇神話故事,并邀請幾位孩子運用六何法結合自己的想象復述神話故事,幫助孩子們加深對神話故事的印象。
7月24日上午,梅靜老師為方川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名師導讀課——《中國民間故事》導讀。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梅老師首先以耳熟能詳的故事,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進而引出了“中國民間故事”的主題。
在整個課堂,梅老師主要用“由點到面”的方式,逐步引導孩子們自主形成深刻認識。梅老師首先給孩子們介紹了民間故事的主要內涵和分類,讓孩子們對民間故事有了比較基礎的理解,隨后分別對梳理情節、感受故事神奇、民間故事與現實生活三個板塊進行分析,讓孩子們從多方面感受民間故事的魅力,對民間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7月25日上午,朱敏碧老師為方川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名師導讀——《小英雄雨來》導讀,孩子們在朱老師的諄諄教誨下感受英雄,認識英雄,從而對雨來有了更深刻的見解。
7月26日,陳老師為孩子們帶來一節精彩的名師導讀課——《中國神話傳說》導讀。
陳老師以聽音頻猜故事作為課堂導入,引入孫悟空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嫦娥奔月等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緊接著,陳老師為孩子們帶來了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大比拼,要求選出屬于中國古代的神話人物。臺上的同學緊張作答,臺下的孩子們激動地幫忙,課堂氛圍十分活躍。接下來,就到了重頭戲——如何讀故事。陳老師從四個方面引導孩子們:想象、提問、預測、批注,然后分別從這四個方面詳細指導孩子們應該怎么學習。
7月19日上午,馬子雅老師帶領方川小學的學生走進了法國著名作家季諾夫人寫的《列那狐的故事》。
馬老師通過出示書名請同學們猜故事,播放了“秒懂百科”視頻,描寫人物片段猜人物,在激趣的同時也讓同學們對書中的人物形象有了初步了解,隨后通過出示《列那裝死偷鰻魚》的精彩故事,豐滿人物形象。
在此次名師導讀活動中,各位老師的導讀都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穿針引線,層層深入,傳授閱讀名著的方法,帶領孩子們品味名著的魅力,讓孩子們愛上閱讀,學會閱讀。對于方川小學的孩子們甚至所有人來說,在博覽群書之后,這世間總有一本最適合自己的人生書籍,值得反復品味。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