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游泳戲水成為了許多人消暑的首選,溺水事故進入了高發期。尤其在鄉村地區,由于水域面積較廣,兒童和青少年對防溺水的意識相對較弱,溺水事故時有發生。為提高鄉村村民的防溺水意識,強化防溺水安全教育,減少溺水事故的發生,懷化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赴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暑期社會實踐團于7月8日和7月10日分別前往貴州省臺江縣革一鎮文化廣場和革一鎮中心小學開展“防溺水”安全宣講活動。
宣講開始前,實踐團成員首先在廣場開展趣味活動,引起當地村民的關注。結束趣味活動后,實踐團向到場村民發放防溺水安全教育宣傳單,并講解相關案例,讓村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實踐團成員還向村民們介紹了預防溺水的措施以及遇到溺水事故時的應急處理方法,提高了村民對于溺水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實踐團成員向村民和小朋友們進行宣講)
宣講過程中,實踐團注重與村民的互動和交流。實踐團向在場村民進行提問,并針對大家的問題和疑惑進行了詳細解答。同時,實踐團還組織了現場演示環節,讓孩子們親自體驗自救技巧,加深他們對宣講內容的理解和記憶。為了讓宣講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實踐團成員還準備了一段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手勢舞,通過歡快的節奏、朗朗上口的歌詞和簡單形象的動作,讓小朋友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防溺水的相關知識。此外,實踐團為本次防溺水宣講活動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相關的小游戲,并為積極參與活動的孩子們準備了豐富的獎品。在孩子們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他們學習和了解了溺水知識,使得本次宣講活動在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

(防溺水手勢舞表演)
溺水事故令人揪心,生命安全不容忽視。本次防溺水安全意識宣講活動向當地村民普及了防溺水知識。同時,還提高了青少年的防溺水意識,增強了其識別險情和遇險逃生的能力,加強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素養。在本次活動中,實踐團成員表示,從當地村民的反饋中獲得了寶貴的建議和啟示,為今后的活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實踐團成員教小朋友們防溺水急救方法)
作者:龍威 張羽 來源:懷化學院生物興農先鋒志愿服務團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為進一步了解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歷程,傳承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的寶貴精神,2024年7月7日上午,“青鳥
為深入貫徹國家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山東大學威海校區清瀾溯源調研團代表于2024年7月23日正式前往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開啟
近日,貴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實踐隊前往貴州省息烽縣紅色圣地——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深入了解息烽集中營的紅色歷史,緬懷為國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長河中璀璨奪目的文化瑰寶,它們不僅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民族智慧與情感的深邃表達。在這些活態傳承的寶藏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由各民族優秀文化百川匯流而成。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把各民族優秀傳統文
山東大學(威海)“古韻新聲,匠心筑夢”團隊社會實踐持續開展,目前完成第一步線下調研后正在進行后續的軟件開發的市場分析。
“丹青繪世情,文明耀古今”,繪畫藝術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一直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為了能夠切身感受日照農民畫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