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瑰寶的璀璨殿堂,展現青海獨特魅力
2024 年 8 月 1日,星期四,蘇州大學青于藍團隊為助力鄉村振興,前往青海省博物館開展博物考察活動,此次實踐旨在挖掘青海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促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加強對文物保護的宣傳。團隊先后去了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館、青海考古成果展,青海歷史文物展、唐蕃古道—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以及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等展館進行參觀學習,學習內容涉及了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宗教等方面,其時間跨度達到了4000多年。一、青海省博物館考察活動
青海省博物館作為青海省的文化地標,一直以其豐富的藏品、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展覽,吸引著眾多游客和學者的目光。青海省博物館承載著青海地區數千年的文明記憶,館內藏品豐富多樣,涵蓋了從遠古時代到現代的各個歷史時期。其中,精美的彩陶、珍貴的歷史文獻、華麗的民族服飾以及獨具特色的宗教藝術品等,無不展現著青海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發展。近日,青海省博物館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和改進。在展覽布局方面,更加注重參觀者的體驗,通過巧妙的空間設計和燈光效果,營造出沉浸式的觀展氛圍,使觀眾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歷史的厚重氣息。同時,博物館還加強了對展品的保護和修復工作,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確保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能夠長久保存。
通過對青海地區各個歷史的維度和組成河湟文化的各分支的梳理,團隊成員學習、記錄了河湟地區自史前舊石器時代至近現代的政治、文化發展過程及特征,此外也了解到了有4000多年歷史的河湟文化在黃河流域中的重要地位。在此次的實踐中,團隊梳理匯總資料3000余字,收集整理圖片500余張,將用于后續的文物保護宣傳工作中,除此之外,團隊有幸聯系到了青海河湟皮影戲非遺傳承人張岱年老師,并策劃后期進行非遺主題專訪。
為了更好地發揮其教育功能,青海省博物館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定期舉辦的專題講座邀請了知名學者和專家,為公眾解讀青海歷史文化的深層內涵。 此外,針對青少年群體,還特別設計了富有創意和互動性的教育項目,激發了年輕一代對本土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在數字化方面,青海省博物館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通過線上展覽、虛擬導覽等方式,讓更多無法親臨現場的人們也能夠領略到青海文化的魅力。同時,博物館的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平臺不斷更新內容,為觀眾提供最新的展覽信息和學術研究成果。青海省博物館不僅是展示青海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平臺。它在推動青海省文化事業發展、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未來,相信青海省博物館將繼續不斷創新、發展,為傳承和弘揚青海優秀文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認識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對藏文化文物的保護
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在保護藏文化文物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藏文化文物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宗教、藝術和科學價值,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作為藏文化展示與研究的重要場所,一直以來備受矚目。近日,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迎來了眾多游客和學者,其豐富的藏品和精彩的展覽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該博物館以其宏大的規模和豐富的館藏,系統地展示了藏文化的博大精深。館內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包括古老的唐卡、精美的佛像、神秘的藏醫藥典籍以及具有獨特工藝的藏族傳統服飾等。這些藏品不僅展現了藏文化的藝術魅力,更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藏文化,博物館采用了現代化的展示手段,結合多媒體技術,生動地呈現了藏文化的發展脈絡和歷史傳承。同時,專業的講解員為參觀者提供了詳細而深入的解說,使人們能夠更全面地領略藏文化的內涵。
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具備先進的文物保護設施和專業的保護團隊。博物館采用了嚴格的環境控制技術,確保展廳和庫房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符合文物保存的標準,以延緩文物的自然老化和損壞。
在文物的修復方面,博物館擁有經驗豐富的修復專家。他們運用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方法,對受損文物進行精心修復,使其恢復原有風貌。同時,博物館積極開展文物保護研究工作,深入探究文物的材質、制作工藝、歷史背景等,為保護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在文物的展示方面,博物館采用了科學合理的陳列方式,避免文物因長期展示而受到損害。同時,通過生動的展示和詳細的解說,向觀眾普及文物保護的知識和重要性,提高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此外,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還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和文化交流活動。定期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博物館還與其他文化機構合作,舉辦各類專題展覽,進一步擴大了藏文化的影響力。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展示歷史的殿堂,更是促進民族團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它在傳承和弘揚藏文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推動青海省的文化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未來,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將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不斷豐富館藏,創新展示方式,為更多人開啟了解藏文化的精彩之旅。
透過歷史文物看青藏高原,不僅自然風光雄奇瑰麗,還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其中蘊含著眾多鮮為人知的寶貴文化資源。隨著大量的文物與考古學成果不斷問世,拓展了絲綢之路與青藏高原文明的廣度和深度。對于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振奮民族精神,不斷豐富中華文化內涵,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向心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從輝煌的歷史走來,向命運與共的未來走去。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豐富多彩的青藏高原獨有的民族文化熠熠生輝,正是各民族文化的“涓涓細流”,匯聚成的中華文化“汪洋大海”。通過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的不懈努力,不僅使珍貴的藏文化文物得到妥善保護,也為傳承和弘揚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未來,在黨的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館將繼續在藏文化文物保護領域發揮引領作用,為保護人類文化遺產作出更大的貢獻。
通訊員格桑卓嘎

圖為青海省博物館內展出的玄武銅硯滴。中國青年通訊員 劉明生 攝

圖為藏族各地區的農牧傳統服飾。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格桑卓嘎 攝

圖為榮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唐卡部分節圖。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格桑卓嘎 攝

圖為實踐團成員于青海省博物館前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馬敏 攝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