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山東大學西海漁實踐團對“新疆海鮮”開展了實地調研工作。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尼勒克縣委宣傳部供圖
團隊調研考察得知,新疆億萬年前曾是汪洋大海,被稱之為塔里木海盆。由于地殼的不斷運動、海陸變遷,形成了大規模的鹽堿地。所以新疆的很多地方的土地鹽堿度比較高,還有地表鹽湖的水質也與海水的水質十分接近,這為打造“內陸海鮮”養殖場提供了便利條件,加上天然的湖泊和天山山脈等,為“內陸海洋”養殖提供了適合的土地和水源。人們可以通過海鮮馴化淡養或者技術手段調配出人工海水,將這里變成“內陸海鮮”養殖基地。
圖源網絡
新疆海鮮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在日本核污水排放后,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上升。內陸養殖的海鮮,污染少,對內陸的朋友來說,無疑是多了一種選擇,成本也相對更低。但另一方面,高原湖泊養殖海產蘇格蘭早已試驗過,用湖泊養殖水產,一定要科學地控制放養密度,過高密度的放養,必然伴隨著抗生素類藥物的過量投放,水產質量就會大幅下降,蘇格蘭的湖養三文魚就曾一度因藥物殘留超標而聲譽受損,因此要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建立長治久安的可控監管及科學養殖制度標準才是當務之急。
文/西海漁實踐團
圖/西海漁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