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圍繞“三色繪三農”主題廣泛開展實踐活動,旨在讓團隊成員走進農村、貼近農民、走向農業,利用專業所學服務農民,積累特色產業振興帶動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推動農村環境治理和講好鄉村振興故事貢獻青春力量。
一、辦實事
深入鄉村服務“農民”。團隊成員走訪家鄉所在地農村,服務家鄉農民,服務內容囊括普及理財知識、培養防詐騙意識、宣傳新型農業生產技術、輔導留守兒童學業、解讀最新惠農政策、開展電商技能培訓以及推廣當地特色農產品等。
實地調研特色“農業”。團隊組建小分隊赴多地考察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其產業鏈條布局,洞察市場需求,與當地村民共同探討產業發展面臨的現實困境,設計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方案,助力農村特色產業發展。
促進建設美麗“農村”。團隊成員評估家鄉所在地農村環境治理現狀,組織環境保護宣傳活動,動員當地農民參與共建美麗家園活動,以書面形式向各地村委會提出整改建議。
二、謀發展
謀劃鄉村產業振興策略。經過扎實的實地調研,團隊完成一份詳實的調研報告,總結出江蘇省各地特色產業發展中的先進理論與實踐經驗,嘗試探索建立并優化“黨建紅+產業金+生態綠”三色融合的產業發展模式,為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提供新方案、新思路、新想法。
形成發展模式輻射全國。將江蘇省作為典型案例,團隊成員進行實地走訪和調查研究,以期構建出系統完善的發展模式范例,并通過推廣該模式的實踐,不僅旨在推動江蘇省鄉村特色優勢產業的良性發展,也為其他省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經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