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勇擔青年學子身上所肩負的鄉村振興偉大使命,為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三色融合方案”,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三色繪三農”鄉村振興實踐團隊前往江蘇、安徽、廣西和江西等多地,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贈送紅色書籍以傳承紅色基因,總結特色產業發展致富經驗,考察周邊鄉村生態環境建設情況,為講好鄉村振興故事貢獻青春力量。
一、實踐概況
實踐團隊于7月1日至7月31日開展了多次實地調研活動,陸續走訪了江蘇省南京溧水玫瑰園、廣西省貴港市盛煌柑橘種植示范園、江蘇省淮安市盱眙小龍蝦博物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鎮渡鄉羅溪村、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和江蘇省鎮江市揚中市八橋鎮幸福村等地,與特色產業負責人、鄉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訪談,切身感悟鄉村振興現狀。
二、實踐過程
(一)實地調研特色“農業”
1.團隊成員走進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玫瑰園
7月16日,實踐團隊成員來到南京溧水玫瑰園,在管理人員的引領下細致地參觀了玫瑰園,打卡了玫瑰文化主題創意景觀,如愛情隧道、愛心廣場等,體驗玫瑰文化的深厚內涵。通過實地走訪,團隊成員直觀地感受了當地自然生態環境,深刻理解了玫瑰園依勢而建、因地制宜的生態保護理論,全面了解了玫瑰園“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市場服務業”三產融合發展的運作模式及現狀。
團隊成員還與以玫瑰園創始人嚴家富總經理為代表的領導班子開展專題座談會。實踐團隊成員積極提問,探討了玫瑰園產業建設所具有的優勢、面臨的挑戰、所獲得的政策支持、生態環境建設情況及未來規劃等問題。玫瑰園依托南京溧水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地理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玫瑰花種植及文化旅游產業,并依托“抖音”等網絡平臺,科技賦能,有效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2.團隊成員走進江蘇省淮安市盱眙小龍蝦博物館
龍蝦產業已成為淮安市盱眙縣的支柱性產業,全縣龍蝦養殖面積83.5萬畝,達到百億級產業規模。全縣擁有小龍蝦相關產品加工企業70余家,超過1/4的人口(20多萬人)從事與小龍蝦相關的產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約1/4來自小龍蝦,整個小龍蝦產業的規模約是全縣GDP總量的1/4,2022年盱眙小龍蝦總產值達202億元,占江蘇小龍蝦經濟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連續8年品牌價值位居全國水產類榜首。2021年6月12日,盱眙龍蝦博物館正式啟用,標志著盱眙品牌展示的再升級。這也是全國第一座以龍蝦為主題的博物館。團隊成員實地參觀盱眙龍蝦博物館,博物館講解人員不僅介紹了盱眙龍蝦的生長過程,還展示了盱眙龍蝦從養殖、捕撈、販運、清洗、燒制到品嘗一條龍系列的模擬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