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龍蝦博物館,了解小龍蝦文化
2021年6月12日,盱眙龍蝦博物館(新館)正式啟用,標志著盱眙品牌展示的再升級。這也是全國第一座以龍蝦為主題的博物館,該博物館以豐富、翔實的資料,系統地介紹了盱眙獨特優越的生態環境,盱眙龍蝦生長過程及特色,龍蝦產業的發展與壯大,以及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及其節慶文化、節慶經濟,是盱眙特色產業的標志性展館。團隊成員來到盱眙龍蝦博物館,在館內不僅了解了盱眙龍蝦的生長過程,還參觀了盱眙龍蝦從養殖、捕撈、販運、清洗、燒制到品嘗一條龍系列的模擬場景。盱眙龍蝦博物館展現了盱眙以蝦為媒,緊扣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對一縣一業、一城一節、一村一品、一鄉一色的逐步強化建設,從“一只蝦”鍛造出一個大產業的發展歷程。團隊成員在參觀過程中深刻感受到盱眙龍蝦為縣域發展鄉村振興起到的引領作用,盱眙正向著綠色增收、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發展之路不斷邁進。
調研龍蝦產業園區,挖掘產業建設經驗
團隊成員前往盱眙龍蝦產業園區進行實地調研。根據龍蝦產業園養殖戶李阿姨介紹,當下,龍蝦產業也已成為盱眙的支柱性產業,全縣龍蝦養殖面積83.5萬畝,達到百億級產業規模。全縣擁有小龍蝦相關產品加工企業70余家,超過1/4的人口(20多萬人)從事與小龍蝦相關的產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約1/4來自小龍蝦,整個小龍蝦產業的規模約是全縣GDP總量的1/4。從盱眙走向全國的龍蝦餐飲加盟店更是超過2000家,各類網店近2000家。2022年,由于全國整體疫情較為嚴重,物流不通暢,餐廳需求銳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湖北、江蘇等地小龍蝦從業者的生意。為具體了解近年來龍蝦產業的整體情況,團隊成員采訪了盱眙龍蝦產業集團、盱眙天源控股集團董事長張曉東,張先生告訴團隊成員:“整體來說,龍蝦產業受到疫情的影響是存在的,因為此前消費群體足不出戶,導致了消費能力的下降,但是這幾年電商渠道的銷量應該是整體處于上升的階段。新的一年,老百姓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增強,所以我們今年要抓住疫情之后的消費爆發之年。”據張先生介紹,盱眙龍蝦將一方面通過大力推廣“繁養分離”和“蝦稻共生”綜合種養模式,持續提升盱眙龍蝦品質和產量,另一方面聚焦精深加工,預計至2024年全縣新培育一批盱眙龍蝦深加工企業10家、培育龍蝦調料深加工企業32家,有效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通過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參觀了小龍蝦博物館,實地調研了龍蝦產業園區,總結出淮安盱眙小龍蝦三產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處以及盱眙龍蝦特色產業的發展經驗,以期將其作為典型案例,構建出系統全面的發展模式范例,為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三色融合方案”。此次活動也讓團隊成員們深切地感受到青年學子身上所肩負的鄉村振興偉大使命,未來將繼續認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助力鄉村振興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