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團隊的查找下,找到了若干部較為出眾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泰山》是1983年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振鐸。該書是“中國現代文學大系”之一,選收魯迅、郁達夫、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從文、錢鐘書、路翎、汪曾祺等30多位作家以泰山為題材的34篇作品。可見泰山文化對當代文學家的影響之深,幾乎沒有不寫泰山文化的文學家。而從古至今,泰山的傳說早已展開。早在《封神演義》中,泰山便被賦予了神秘莫測的象征意義,成為神仙們修煉成仙的圣地。這種對泰山神話的描繪,使得泰山文化深入人心,成為了古代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文提到魯迅先生,其在《狂人日記》中,以泰山為隱喻,揭示了封建禮教對人性的束縛。如日記中寫道:“我終于忍無可忍,要向這世界大喊一聲:‘我瘋了!’我要像泰山一樣,挺立在這個世界的最高點!”這里的“泰山”寓意著勇敢抵抗封建禮教的精神。而泰山在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勞》中,更是象征主人公藍皮書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展現了泰山精神的核心價值觀——堅韌不拔、自強不息。
泰山之雄奇壯闊,無人能不為其折腰。這是泰山的魅力,也是泰山文化對中華文化千百年間的無聲浸潤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