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團隊專業素養,豐富和拓展專業認知,2023年8月2日,南京師范大學六好青年團隊圍繞“零距感受真食藥“主題赴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進行實地參觀學習了解食藥生產企業的生產技術。本次團隊參觀了兩家企業,分別是“貴州貴天下毛尖集團”與“貴州金苗方藥業有限公司”。


“貴天下毛尖集團”是貴州省政府出資成立的省管國有獨資大一型企業——貴州現代物流產業集團控股子公司,其以構建“貴天下+都勻毛尖茶”等覆蓋全省、引領全省的品牌矩陣,打造一個產業站位高、品牌包容廣、引領帶動能力強的茶企龍頭企業,讓天下人喝貴州茶,讓貴州茶風行天下,助力鄉村振興為戰略地位。
“貴州金廟方藥業有限公司”坐落在風景優美,中醫藥,苗醫苗藥,侗醫侗藥等醫藥資源雄厚的云南貴州,其著力科研,研發,生產,經營,銷售產業一體化,醫用消毒液等消殺產品,中醫藥民間藥方等一系列中醫藥新產品,貴州金苗方藥業是集中醫藥,苗醫苗藥,侗醫侗藥科研,研發,生產,經營,銷售產業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中醫藥企業。
二丶學習記錄
團隊一到茶廠,便換上了生產車間工人的專用服裝。負責人蒙總說:“我們這里最需要保障的就是茶葉的衛生問題,任何在此車間工作的員工都必須要經過全身消毒”。走進車間,蒙總便開始介紹了毛尖茶葉的生產流程,一共分為三個部分:殺青,揉捻,干燥。蒙總解釋道:“殺青,就是徹底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化合物的酶氧化,以獲得綠茶應有的色、香、味,散發青草氣,提高茶香,蒸發一部分水分便于揉捻。而揉捻則是為了縮小體積,干燥后便可分開包裝。”同時為我們講解到:“茶葉分為五個等級:珍品,特級,一級,二級,三級。等級越高,意味著純手工制作的程度越高,相應價格也就越貴。許多茶民,他就喜歡喝手工做出的那種特殊的香味。”接著蒙總帶著團隊成員參觀了負責制造一二三級毛尖茶的車床,碩大的機器展線了極具現代化的制茶工藝水平。團隊成員細心地聽著蒙總闡述這些車床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流程。之后,團隊分別參觀了負責分裝的場所以及各種級別茶葉的包裝(涉及企業機密不便拍照),團隊成員也都對制茶工業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離開茶廠時,蒙總對團隊成員道:“茶葉里面包含了太多食品化學的知識,如何再讓茶葉的品升一個級,還得看未來的你們啊!”于是團隊承載著蒙總的希望告別了茶廠,前往藥廠。
走進藥廠,團隊成員跟隨潘總上了產藥樓層,映入團隊眼簾的既是現代化的裝飾,墻壁上貼著產藥步驟,仿佛時刻提醒著在職員工。潘總說到:“我們金苗方公司,主要產品就是通過苗族人民的老秘方,加以科學的配比生產出來的。是周邊少數民族都非常青睞的一家品牌。”接著潘總沿著墻紙上的步驟,一步一步,一部一部的帶著團隊成員參觀現代化產藥機器,其中有蒸餾裝置,冷凝裝置,制片裝置等等。暫時沒生產的車間有些許冷清,但或許就是如此密閉嚴肅的環境,才造就了最干凈衛生的藥品。離別時,潘總感嘆道:“少數民族人民的智慧,流傳了千百余年,我們的目標就是將苗藥推廣至全國乃至全世界。也希望你們以此為目標!”
三丶總結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六好青年團的團隊成員更加清晰專業就業方向,明確專業目標。零距離接觸食藥生產技術,讓團隊成員切身實地的感受到食藥的魅力,也更加明白食藥安全未來會面對的挑戰。走進企業,也了解到了不同企業的目標與企業文化。學到了課堂之外的知識。
偉大轉折的前夜,猴場會議!
接下來,為了追尋紅色記憶,慶祝建軍96周年。南京師范大學六好青年實踐隊積極號召黨中央“普及紅色主題教育”,于2023年8月1日圍繞“重走紅色足跡,心與先輩同行”主題赴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猴場會議會址。通過實地參觀革命舊址,深入了解革命先輩們的奮斗歷史和光榮時機。

此次紅色研學的旅程,對六好青年團隊來說更如同精神洗禮。在會址博物館記錄的種種文件中,了解了中國工農紅軍戰術方針的意義,其破萬難克險阻。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精神,更是牢刻在每一位成員心中。走出會址再回望,80余年的歷史如在昨日,隊員們更加認識到了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深知砥礪奮發義不容辭!
三線建設:遠去的背影永恒的精神
追憶艱苦“躍進”時代,深刻理解由黨中央組織開展的紅色“三線”建設,體會該決策豐富內涵與厚重歷史文化。2023年8月3日,南京師范大學六好青年實踐團隊深入“三線”建設的“第三線之一”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走進當地“三線博物館”開展實地參觀研學。

都勻的三線建設,在當時被喚作26所,0847部隊。走進三線博物館,團隊成員便感受到一股重工業的氣息。博物館中,大部分都是當時所生產的軍工產品,例如雷達,濾油機,老式飛機,火車。航空部件等許多產品,都保存著相當完整,走進看似乎還油光滿面。三線建設者的后代們不斷跟團隊介紹當時加工軍工品的困難,解釋當時的歷史。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許多科學家帶著家屬從一線遷移至三線生活,不辭艱辛,鞠躬盡瘁的研發,制造,指導出了本地一代又一代的三線后代。如今他們引領著團隊更好地探索三線建設的那段歷史。“三線”舊廠雖已不在,可精神早已深入這片土地與人心。離開三線博物館,三線后代將記載著那段歷史之書送予團隊,囑咐好好珍藏。
總結
此次走進三線博物館,六好青年團成員更加深刻體會了西南地區紅色建設靈魂以及“三線”研究成果隊強國夢想的貢獻。通過對先輩對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積極行動的解讀,深刻領略了其不畏萬難的精神。更加感到肩上責任之重大,向共和國建設者們致以最高敬意。
采訪——聽君言既會軍心。
為貫徹黨中央號召開展全國大學生紅色主題教育,切身感悟中國近現代歷史,南京師范大學六好青年社會實踐團隊于2023年8月4日圍繞“重走紅色足跡,心與先輩同行”主題,開展了對退伍軍人的走訪慰問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使團隊成員能夠近距離聆聽軍人對戰場的直觀描述,感受軍人對信仰的不懈追求。

Q:您當初為什么想參軍加入部隊?
A:一是因為我的哥哥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扣林山戰役中犧牲在了戰爭前線,于是我想接下哥哥的鋼槍,走進了部隊。二是當初家里孩子多,撫養壓力大,我便想早些入伍,這樣就不給家里增添負擔。
Q:您在部隊中的職務是什么?服役多長時間?
A:衛生員,服役了6年。
Q:您在部隊最難忘的經歷是什么?
A:是我人生中打過的第一場戰爭——老陰山戰役,當時我還只有17歲,我只記得有源源不斷的傷員被抬進診所,那個戰場啊可以說血流成河啦,戰場上的殘酷是用文字寫不出來的!
還有就是我的戰友,那是最堅固的感情。
Q:您上戰場害怕嗎?
A:還沒上的時候當然害怕啊!當時我都沒你們大呢!但我主要負責后勤工作,聽著前線戰友們的沖鋒吶喊,我只想著我要盡我所能把受傷的戰友照顧好!
Q: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您認為部隊帶給您什么?
A:綠色軍營的訓練、學習和生活,讓我擁有一段豐富寶貴的經歷,感謝部隊培養我許多能力以及吃苦精神,使我慢慢變得成熟。我老是說,這輩子當過兵,沒有什么后悔的了!
Q:您對我們新時代大學生有什么想說的話嗎?
A:希望你們這些大學生能堅定信念和樂觀主義精神,特別是學習軍人頑強拼搏的品質!做有責任感、能擔得起未來國家發展重任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圓夢人
總結
通過這次走訪慰問,六好青年隊的隊員們對戰場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更能領會到軍心的堅韌,更加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切身體會了軍人的風采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