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進堂是土司城的核心建筑,是仿古土司莊園建筑群的代表作,展現了土家族的歷史淵源和古老而淳厚的民風民俗。實踐團的同學們在導游的講解下,一步步走進了土司的世界,感受了土司建筑背后所蘊含的文化。
在九進堂前兩側的崖壁上,雕有四個人物。左側是一位有赫赫戰功的土司及其隨從,右側是一位女將軍及其隨從。雕像的身位高低之分體現的是古代官高位尊和男尊女卑的思想。九進堂兩側的門分別為乾門和坤門,寓意生和死,體現出土家人對生死的豁達觀。九進堂的正門是一個“斜門”,門斜著正好對著崖口,這樣晦氣就流出去、福氣就流了進來,這是土家人講究風水的一種表現。

第二進和第三進分別為戲樓和看臺,看臺高度要比戲樓高出很多,這是為了體現土司的位高權重。第四進什用殿上面三層是圓的、下面兩層是方的,這與天圓地方的觀念相符,也體現出土司處事圓融、操守方正的政治理念。整個九進堂除存放財物的倉庫以青磚圍成外均由榫卯相接的木結構搭建,這其中所展現的先民們的智慧讓實踐團的同學們贊嘆不已。
在最后,實踐隊員們登上了第九進的最高層,憑欄眺望,土司城建筑依次遞進、左右對稱、布局精巧、頗具氣勢。雖然她們現在見到的土司城是仿古建筑群,但是它所承載和展現的土家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永遠值得我們了解、體驗和弘揚。
實踐團表示,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她們不僅欣賞了恩施土司城的美景,也增長了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知識和理解,開闊了視野,鍛煉了能力。她們希望能夠把自己所學所感傳播給更多人,為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和發展做出貢獻。
文字:華中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赴恩施暑期社會實踐團 盛鈺蓮
攝影:華中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赴恩施暑期社會實踐團 付伊然 林宇蘭